Cover story 101 Adopt the Pace of Nature
在泥地裡順著時節過日子
長出未來冒險的勇氣
文 Gill Li 攝 羅正傑
┃ 森林四季・泥地裡的小蝸牛與鹿 ┃

凱力 臺南人,從小在都市長大卻有著到山裡生活的夢想,懷孕後移居臺東,民宿藏身在海線旁神祕的半山腰。和先生 Jimmy 一起建造家屋,與三個女兒共居,隨時敞開門歡迎同好造訪,並笑說:「反正房子本來就沒有鑰匙。」
我外公是務農人,種田的人生活有種土氣,憨厚老實地跟著時節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感受四季的變化。我其實是在都市裡長大的,老公 Jimmy 是攝影師,畢業後一起在臺南開婚攝工作室,但一直忘不了外公家自然裡的一切,總是覺得自己不屬於都市,在我內心深處一直想去一處有山有海的地方。
臺東的海岸線是臺灣最美的,平靜又壯闊,傍著山,早上有日出,晚上看月亮星光。我跟 Jimmy 在一次因緣際會下相遇了這塊地,前面 看得到大海,後面是一大面山。買下後其實放了一陣子,直到懷孕後才認真去思考,該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內心的答案無比篤定,一家人就結束臺南的生活搬到臺東了。

東部的一切都得從零開始,連房子都是自己來。剛開始蔓草叢生,慢慢建、慢慢蓋,大概花了三年才真的住進來,沒有房子住這段時 間,我們以山海為家,不是在山腳下的房子打地鋪睡,就是在空地搭帳篷。沒有了城市裡的物欲,生活僅剩切實的感受,外人可能很難想像,但只要放心把自己交給大自然,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像是初來的時候,沒有自來水線,地理位置又很難接山泉水,我們用帆布搭起生態廁所,想洗澡就柴燒熱水,後來鑿井有了水源,蓋了浴室,全家人卻很懷念通風涼爽的戶外沐浴。
住在山上的日子常有朋友來訪,只要來過的人都會愛上這裡,便決定在增建中空下幾間房間,讓喜歡的人可以來感受我們與泥土混在一起的日常。民宿取名泥地蝸牛與鹿,分別來自三個女兒的名字,大女兒李緩,蝸牛是幼稚園時老師幫她取的原住民名,二女兒叫李泥,小女兒則取名米鹿。室內的空間不算大,有一個天光可以透進來的廚房與交誼廳,戶外有如日式建築的廊道,我們在這裡搭了吊床,是米鹿最喜歡的地方。


以前做婚攝,沒有化妝就會不自在,臺東空氣水質都好,不用打扮就很舒服。搬過來後幾乎沒有一刻感到辛苦或後悔,大概是甘之如飴吧,過得很忙碌又快樂,一家人常到附近採集花草,走十分鐘到附近的海灘玩沙戲水,晚上除了滿天星星,還看得見月光海。
我也喜歡東部的四季分明,我太愛大自然了,每一刻的變化都很迷人,以前沒有環境也沒有機會去感受,以為臺灣只有夏天跟冬天。在這裡生活後外人以為失去的很多,其實得到的更多,教孩子把腳踩在泥土裡、認識野外植物,未來她們會離開父母去別的地方,但會保有冒險的本能與勇氣。

畢竟這裡不像飯店那般舒適,來到這裡的人必定也是同路人,我常建議大家多住上幾天,甚至一個禮拜,大地每天都有新的變化,天天都有新的驚喜。最近 Jimmy 短暫帶著李泥、李緩回去臺南探親,我跟米鹿留在臺東,每天六七點起床做早餐,下午跟米鹿在附近探險,用最近剛熟成的芭蕉做奶昔當下午茶,晚上夜深人靜就到書屋閱讀、縫紉,既忙又悠閒。
┈┈┈┈┈┈┈┈┈┈┈┈┈┈┈┈┈┈┈┈┈┈┈
Cover story 101 Adopt the Pace of Nature
每次呼吸與俯拾 都是山海與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