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威融】每年必買的浮華世界
每年必買的浮華世界 三月號閱讀筆記 撰文=黃威融 在臺北出生長大的五年級後段班,當過廣告文案,擔任過幾本雜誌的創刊總編輯,寫過一些書,例 如1998年和四位好友集體創作《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20
每年必買的浮華世界 三月號閱讀筆記 撰文=黃威融 在臺北出生長大的五年級後段班,當過廣告文案,擔任過幾本雜誌的創刊總編輯,寫過一些書,例 如1998年和四位好友集體創作《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20
一個音樂祭 跳脫舉辦音樂祭的思維 撰文=林昶佐 英文名Freddy,為閃靈樂團主唱、音樂創作者、策展人與人權工作者,積極參與公共議題。 圖片提供=日出音樂 三月底剛在高雄結束的兩日音樂祭
澳洲露營的日子 撰文.攝影=羅文傑 美食旅遊節目製作人。 從小就胸無大志,長大之後,一度想要假藉工作名義到處旅行,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前幾日去勘景,地點是露營活動的宣傳場地,聊著
這本雜誌什麼都作 關於義大利.關於結婚.關於音樂.關於日本人.關於棒球.關於宗教…… 撰文=黃威融 在臺北出生長大的五年級後段班,當過廣告文案,擔任過幾本雜誌的創刊總編輯,寫過
看到研究者彼此重複「不被人為操控的圖像,為何讓我們產生美的感覺」這樣的提問、與那些彷彿「不在場」的作品們,「反詮釋」一詞就莫名固執地盤據在我腦裡。
終於確定了,她為什麼從沒提過與我的共同回憶?原來,她已經不記得我了;原來,這已經成為我自己一個人的回憶了。
哲毓給了他兩年時間慢慢做好心理準備,於是當最壞的事情發生,他並沒有被哀傷擊倒。心裡最在乎的,是怎樣在這個情況下完成一張對得起自己的作品,不能把故友留下的聲音搞砸了。哲毓不在了,所有判斷必須由留下的兩人概括承擔,反覆爭執,再慢慢找到共識。這樣的「強迫成長」,倒是始料未及的學習。
市場旁的編輯事 079 ✎_ 跟著小日子編輯享受一個人旅行! 本月值星 劉亞涵 什麼時候你會想一個人去旅行?從事編輯這份工作,常常一不
我不一定真的迷路了,也許只是喜歡聆聽電話接通時,錢幣「空通」一聲掉落的聲音,好像直直墜入我的心臟。
大家都知道,孤女的願望是「來去都市做著女工渡日子」。但這又代表了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