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博愛商圈|漫步古城街區 親身踏尋歷史的古往今來

以廟宇為核心的城市發展歷史,讓位於古城區的博愛商圈,聚集許多西服店、旗袍店與糕餅店,至今仍有不少傳承已久的老店鋪深耕於此。桃園市博愛特區文創商業發展協會致力推廣在地走讀計畫,以「共善、共享、共好」為核心理念,並以「探尋古城生活」推出一日遊程,邀請你我跟著導覽人員一同走入古城街區,探訪在地老店鋪的新舊融合,感受古城昔日的風華與人文底蘊。

馬世芳|自由工作者的週末

我的「自由工作者」人生,一眨眼快二十年了。我素來不是一個有紀律的人, 偏偏一個專業自由工作者最重要的特質,就是紀律 ── 若不能按表操課跟上進度,生活勢必陣腳大亂,一塌糊塗。幸好我有個紀律嚴明的太太,無法忍受我的拖延症,時不時踹兩腳,我「自由工作者」的事業才能勉強支持下來。 若是有朝一日真能心無罣礙地浪擲時間,我仍哪裡都不想去。首先拔掉網路, 搬出早該看完的那些書和早該聽完的唱片,一本一本讀,一張一張聽。然後慢慢把房間收拾清爽,物件歸置齊整。再接著重讀以前讀過的書、重聽以前聽過的唱片。

馬世芳|臭豆腐和皮蛋:老外不敢吃,我們多吃點

光一個皮蛋豆腐,就有無窮變化:放柴魚蔥花還是肉鬆?要不要加辣油芫荽蒜末花生米?淋醬油還是醬油膏?要不要加點醋?配嫩豆腐還是板豆腐?是通通攪碎拿湯匙挖著吃,還是「黑白分明」堅持到底?上海人吃皮蛋豆腐,是把豆腐切成小塊,再擺上切丁的皮蛋,淋上澆頭,偏向「攪碎派」。老外不敢吃也不必勉強,我們多吃點就是了。

陳雪|戀戀風塵

不知道家裡發生了什麼好事,父親突然很開心地說:「我們去戀戀風塵。」這句話從他口中說出來,變得異常地詭異,那時我高中了,我知道什麼是「戀戀風塵」,那是當時流行的一家懷舊餐廳,我在臺中讀書,第一家「戀戀風塵」開在一中街,我跟朋友去過,裡面古色古香,頗為風雅,賣很多特色食物。豐原為什麼會有「戀戀風塵」我不知道,但收店後父親把店的鐵門拉下。

馬世芳|一個暖呼呼的牛皮紙袋 就是幸福的滋味

外公外婆是蘇州人,對生活有不能妥協的講究。再苦再窮,點心不能不吃。所以,我很小就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有些自己買得到,有些自己買不了,還有一些得自己家裡做⋯⋯

馬世芳|那時的我們

對阿宅樂迷來說,「靴子腿」的世界,就是音樂史的「祕密花園」,那是廣袤、神祕、深不可測的「背面宇宙」。你得擁有無上的忠誠和熱情,才能在那個世界進行永無休止的考掘……日本人對「靴子腿」的稱呼是「海賊盤」,你看這形象多麼生動。

陳雪|愛走路的臺北女生

女人寫作需要自己的房間,我覺得我寫作除了自己的房間,我還需要一個可以自由進出的地方,可以走路就能到商店,超市,菜市場,可以搭公車跟捷運就能去醫院,我逐漸知道了,我真正理想的生活並不是在遙遠的地方,我不是那種可以隱居山林鄉間的人,我屬於城市,城市讓我感覺到自由,而這是屬於我這樣不敢開車,害怕騎車的人需要的自由。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