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忠宜│學習碰撞與思考 才能看見更好的自己
我所認知的美感常識幾乎都在日本養成,主修攝影的我,常常一整天泡在學校裡的暗房,後來意識到沖洗耗材太貴了,為了更精確沖洗出想要的成色,去修研色彩學,進而認識字體學等專業知識。日本在技術上嚴謹,思想上卻自由奔放,常常問教授一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一 長串書單,得自己去找尋答案,在開放學風的薰陶之下,我邊玩邊學,非常盡興,畢業作品甚至獲得評選,被送至東京知名藝廊辦聯展。
我所認知的美感常識幾乎都在日本養成,主修攝影的我,常常一整天泡在學校裡的暗房,後來意識到沖洗耗材太貴了,為了更精確沖洗出想要的成色,去修研色彩學,進而認識字體學等專業知識。日本在技術上嚴謹,思想上卻自由奔放,常常問教授一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一 長串書單,得自己去找尋答案,在開放學風的薰陶之下,我邊玩邊學,非常盡興,畢業作品甚至獲得評選,被送至東京知名藝廊辦聯展。
這十年間,變化最大的就是題材。2010 年原本有個葬儀社的劇本,內容關於生死,那時連輔導金都拿到了,但完全找不到願意拍的電視臺,只能胎死腹中。直到近年《出境事務所》播出,大家才忽然意識到,這種職人劇原來有人會看的,我不認為這是觀眾口味的變化,觀眾是可以被教育、培育的,如果持續產出好的東西,大眾的喜好是會被改變的。
盧廣仲在學生時期出道,對當時的他來說,創作是一個人的自言自語,只為分享眼中有趣的世界,於是吃早餐、校園美女、甚至是對頭髮的哀悼,都變成了詞曲。他喜歡在歌裡偷偷埋下對自己有特別意義的詞句,〈我愛你〉裡:「曾經在我眼前,卻又消失不見,這是今天的第六遍。」源於小時候的他,有著所有事情都要做六下的強迫症;而〈大人中〉提到「上班的人在五樓」則是因為當兵時的辦公室就在五樓。喃喃唱著自己成長的記憶,悄悄觀察聽者不同的想像和解讀,是他私藏的小樂趣。
在臺灣,無論在夜市、市場還是街道路邊,都能看見販賣各式甜湯的小攤車,尤其在寒冷的冬天裡,窩在冒著熱煙的小攤車旁,喝上一碗甜甜的熱紅豆湯,暖了身子也療癒心靈。
對於早期的臺灣人來說,每天早上來碗熱騰騰的豆漿,補充體力,是許多人的生活日常。而路邊的豆花攤車,則是小孩放學回家路上,最愛的甜點之一。
最喜歡趁媽媽不注意,偷偷打開冰箱最上層,嗅一嗅裡頭生鮮食物、冰棒的味道,給我莫名的安心感。
每當工作告一段落,我會再次拿起相機,那像是一種歸零的儀式,讓我找到自己最初的樣子,然後記得自己。
木紋會影響每一刀的力道和方向,有時需要順著木紋借力使力,有時要逆著木紋避免一次削掉整片木頭。
將排版桌裝進書裡一本書了解活字印刷 一個生活記憶 臺灣活字印刷 一顆顆鉛角安放在木箱,老師傅倚著燈光,手裡抓起鉛角,動作俐落地擺放在排版桌上,再印製出精美的印刷品。許多人只看得到成品,卻看不見幕後的製
三年前,遞出巴氏量表,確認將會多一個外國人住進我家之後,最令我苦惱的就是,這位外籍看護要睡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