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震宇】設計一款池上在地食材的便當
Cover story 平民便當 圖片提供=超越基金會 撰文.攝影=洪震宇 作家與小旅行推動者。 著有《旅人的食材曆》、《樂活國民曆》。 我吃過最棒的風土饗宴,是在台東縱谷
Cover story 平民便當 圖片提供=超越基金會 撰文.攝影=洪震宇 作家與小旅行推動者。 著有《旅人的食材曆》、《樂活國民曆》。 我吃過最棒的風土饗宴,是在台東縱谷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在臺東 共享夢想藍圖 撰文=于樵 攝影=陳志華 前陣子經常進出臺東,興起在臺東找個臨時工作室的念頭,可以安靜地上上網、寫寫文章。朋友神秘地留下「小洋」的聯絡方式,要我自行與他聯繫。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在臺東 高空俯瞰世界 口述=Dahi 臺灣第一位原住民熱氣球飛行員,自認為是當代布農族「獵人」,只不過獵場在天空,不侷限於傳統框架。擁有一身好木工技藝,更愛做麵包給孩子吃。 撰文=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在臺東 為漂流木停留 口述=水哥、陳勤、羅正傑 在臺北打拚多年後,水哥回到臺東。隨著創作日漸成熟多元,感念傳承的重要,創設了「阿水工房」。因為漂流木技藝的傳授,將三人命運聯繫在一起
Cover story Going to Market 牟秀英 Ian’s Table迷路私宅料理女主人。曾為資深旅遊記者,與先生移居花蓮壽豐展開第二人生。把菜市場當作修業教室
一座座的三角弧形連綿著,就像童年塗鴉再簡單不過的線條,然而你卻身處其中,可好比置身凡間天堂。
Cover story 017 Farmers’ Home Cuisine 不夠鮮艷的 無硫金針是赤科山上的好味 ┃吟軒茶坊┃ 我的父親黃振朝在民國 47 年時,和父執輩朋友一起自嘉義竹崎到花蓮赤
Cover story 017 Farmers’ Home Cuisine 休學去務農種出 Q 彈的稻米 ┃宜蘭小田田┃ 我出身雲林農家,小時候很討厭種田,因為辛苦、收入又低。一直到楊儒門「白米炸
Cover story 017 Farmers’ Home Cuisine 這個季節 長什麼野菜就摘回來吃 ┃邦查有機農場┃ 十年前的我,就像大多數的原住民,在都市裡四處打零工。吃完這頓不知道下一頓
臺東龍田村的宜居聚落體驗農村日常 一種生活態度 東臺灣的返鄉生活 前往臺東鹿野一帶探訪茶農,這個以熱氣球活動重新活絡起來的景點,大片綠色草坡讓人心曠神怡,而緊鄰其旁的社區遊客寥寥可數,反而圖個清靜,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