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琦│守著寂寞的漫漫長夜 供給生活所需及溫情

臉上掛著靦腆溫暖的微笑,店員與顧客保持著不失禮貌但客氣的問候,距離不多不少剛剛好,「想找人講話可能會去條通內的酒吧,來便利商店或許是渴了、餓了,也或許是無意識的消費,只是想在晚上放空去哪走一走,就走到這裡了。」

馬克與瑪麗│打通電話 交換彼此的生命故事

「正在值班的人因為無聊,打來大多是要抬槓,趕稿的人則是逃避因拖延病造成的後果,當然也有很多受情傷或憂鬱所苦而徹夜難眠的人,有些很明顯可以聽出是吃完安眠藥後的囈語。」馬克和瑪麗每晚接聽著一通又一通清醒或不清醒的牢騷,他們渴望得到同時也給予彼此安慰。

Tim Wu│由愛出發的失眠體質 學習和長夜好好相處

無人打擾的寂靜黑夜,思緒很多,除了思考工作不會想到太長遠的事情,腦中想法通常也不太有條理,隨機播放著手機裡的音樂清單,讓人生片段不受控地跑進來,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曾經下的決定、那個失去的人⋯⋯ 無事可做或提不起勁的時候,我會任由自己沉浸在回憶裡好一陣子。

Eliot Jiang│焦慮與失落始終在身邊 接受自我含有缺陷

30 幾歲的我,已經出社會好幾年了,始終是做高壓的編輯工作,如今我的夜都是無眠,走過那些接踵而至的想法與情緒,往日出的時刻去尋找睡意,能夠安穩入睡的,都是真正、極度疲勞的時候。之前待過劇團,被劇團訓練過後,我認為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比那更痛苦。

巫建和│晨夢很長 而我有的是時間

記得有次因為工作去日本,一個人到街上隨意閒逛,平時繁華的街僅有寥若晨星的路人,走著走著遇上一群和尚,伴著早晨微帶寒意的呼吸聽了敲大鐘,心情平靜又波濤,回程時迎面而來的是一群又一群觀光客正準備入寺參觀,原來自己見到了一段被來客遺忘卻又十足美好的片刻啊。

Josh│與黑暗共處 在萬物入眠時感受寧靜與孤獨

從小就厭倦要集體服從的事,到青春期逐漸正視自己融入群體的困難,也許是長久積累不快樂,從那時開始,我習慣在睡前自我檢視,每天躺在床上把發生的所有細節想過一遍、跟自己對話,腦子裡冒出很多疑問,不知不覺愈鑽愈深。

林生祥│ 身在他方偶爾迷失 但原鄉人不曾迷路

鳳兒與林生祥緣厚,越配鳳兒嫁至美濃,適逢當地開辦全臺第一所外配中文學校,兩人從此認識,交工樂隊時期專輯《菊花夜行軍》其中一首〈日久他鄉是故鄉〉請她來獻聲,林生祥每次去吃河粉,總調侃:「妳有沒有練習啊?」後來演唱會回鄉美濃場就請鳳兒本人上臺演唱。

Wes│身為主廚 私房店家美味是必須 但還有些其他的⋯⋯

我喜歡的小吃,簡單說就是很「婆媽」,像我跟太太很喜歡一間炸雞「2326」,是間不定時出現在傳統市場的攤販,休假日就衝過去買炸雞,要跟很多婆婆媽媽擠在一起搶,那種樣子既不造作也不扭捏,三隻雞翅才 50 元,買到就回家耍廢整天、吃炸雞。

蕭詒徽│最深愛的地方不一定常相見 但總有某樣特質縮影自己

我覺得愛店不一定是去最多次的,但一定是在你心中因為某些特質而被深愛的。記得有個下午在這裡趕稿子,傍晚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凝視著牆上的鐘才察覺那個鐘時間停住了,第一本書裡有個短篇「晴朗是暫時的,但天空不是⋯⋯今天是暫時的,但昨天不是」,就這樣在這裡寫的。

Pip│散步到東區選物店 擷取創作的自由靈魂

我會喜歡這裡,不只是因為我認識他,而是整間店傳達自由的靈魂。會被我納進愛店清單都有讓人驚喜的特質,我喜歡感受物件與人之間的流動、人在空間生活過的痕跡與氣味。這裡沒有明確的風格,只要符合他的品味就會被選進來,我覺得能在臺北生存得如此任性,是一件很酷的事。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