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明】說故事讓人記憶土地
口述=黃春明 作家。1993年回到家鄉宜蘭,從事鄉土語言教材編寫、田野採訪記錄。致力兒童繪本、戲劇創作。創辦宜蘭文學雜誌《九彎十八拐》。 文字整理=徐紫柔 攝影=陳又維 平常的日子都在
口述=黃春明 作家。1993年回到家鄉宜蘭,從事鄉土語言教材編寫、田野採訪記錄。致力兒童繪本、戲劇創作。創辦宜蘭文學雜誌《九彎十八拐》。 文字整理=徐紫柔 攝影=陳又維 平常的日子都在
不相干的事張愛玲的生活趣味 一個女作家 30 年代的小日子 〈燼餘錄〉裡說,「人生的所謂『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 張愛玲善於描寫官能感覺,用精確字眼再現視覺經驗,甚至能把嗅覺、聽覺,也在視覺性的
黃小黛 作家,著有《LIMA原住民女性傳統藝術 泰雅染織的復原及新生》、《散步阮台南》、《家族記憶》、《七種民宿的旅行》等書。 松浦彌太郎的書一向容易了解,並兼具實用性,多半是信手拈來一筆,卻是信念的
蔣勳 現專事寫作、繪畫、藝術美學研究推廣。舉辦個展、聯展二十餘場,著作有詩集、散文、小說、藝術史、美學專論、畫冊、有聲書等數十種。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舜任是我在東海美術系最後帶的一位畢業製作
不信美好生態喚不回 一本經典 寂靜的春天喚醒環境知覺 台灣社會的環境意識,難以想像的薄弱。然而徒然悲傷無濟於事,總要先從已身做起。農藥的危害,不只是傷害人體,同時帶來生態浩劫,嚴重破壞自然環境。在工業
Cover story Dans le café de la jeunesse perdue 駱以軍 臺灣最具代表性的中生代小說家,曾獲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
聊聊天 細數紅樓夢的微塵往事 蔣勳(圖左) 文學與美學家,創作繪畫、散文、小說、詩、藝術史、美學論述等。近年專事美學教育推廣,十多年前開設紅樓夢私塾、錄製紅樓夢有聲書,打破古
聊聊天 推開魔幻與寫實間的文學密室 撰文 駱亭伶 攝影 簡子鑫 場地提供 Age Space 「虛構文學有一種魅力,寫的是近在眼前的事物,卻又置入了另一個時空,一個平行世界。」繼《天橋下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撰文.圖片提供=吳明益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迷蝶誌》新版∣夏日出版,2010 封面插畫.設計∣吳明
聊聊天 海明威與村上春樹的短篇對話 撰文=駱亭伶 攝影=莊騰傑 場地提供=興華酒藏 李維菁(圖左) 作家,曾任記者,長期投入現代藝術觀察與評論寫作。第一本小說集《我是許涼涼》以世故守護純真的「少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