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樂隊 × 節目製作人賴彥如|青春不是壞 是在全力衝刺的過程中 成為理想的大人
成長路上抱著對未來的想望,一路走到了即將成為大人的關卡,交雜夢想與茫然。2000 年出生的孩子,今年成為有投票權的 20 歲,他們為我們示範了青春的萬千樣貌,拋開束縛盡全力向前衝,過程難免會跌倒、有責難,然而最重要的,是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
成長路上抱著對未來的想望,一路走到了即將成為大人的關卡,交雜夢想與茫然。2000 年出生的孩子,今年成為有投票權的 20 歲,他們為我們示範了青春的萬千樣貌,拋開束縛盡全力向前衝,過程難免會跌倒、有責難,然而最重要的,是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
踏上這片土地,吸吐間盡是一股濃厚的潮濕氣息,空氣中夾雜著海水的鹹,眼前籠罩的灰階色調,似乎是基隆才有的濾鏡。
或許是日本動漫畫業界裡不成文的規定,認定男孩少年漫畫的作者,就必定要以男性的象徵面貌示人,其實優秀的女創作者,實則無需向外界解釋自己的性別,因為憑著出色的作品就足以證明一切——不管是男是女,我們都是帥氣的漫畫家。
一段時間後,我意會到人不該緊抓著過去不放,每刻當下都是正當好的時刻,各種年紀都有代表性人物活得精彩,我應該樂在當下、享受其中的不完美與美妙之處。
距今八年又五個月,中間歷經數次失意的時刻,終於,我們跨進 100 期了。
關於早餐,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最完美的選擇,神聖而不可侵犯,如同南部粽與北部粽、蒸肉圓與炸肉圓,涼麵是否要加美乃滋一樣,沒有誰對誰錯,只有適不適合,也許透過早餐也能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另一半喔。以下列出的早餐類別,你是屬於哪一派呢?
臺式早餐店在臺灣人心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從透早賣到中午,滿足所有飢渴學生和上班族的胃,除了自家巷口不知名的早餐店,近年愈來愈多連鎖品牌出現,琳琅滿目結合中西式的餐點,究竟要從何下手?本期小日子特別調查了三間人氣品牌早餐,精選出各家必點 TOP3,提供給有選擇障礙的你。
我最喜歡的 bar,是在波隆那郊區的 Gino Fabbri Pastry,由義大利知名牛乳製品集團開設,原本只是設置給員工的休息區,後延伸成一間由世界甜點主廚主導的熱門甜點店。在地人說,這間 bar 早在主廚來之前就相當有名,因為他們使用的食材都是在地新鮮取得。
沒有太多早餐專門店的日本,大多數人不是自己做早餐,就是購買便利超商的飯糰或三明治,更有許多上班族為了節省經費與時間,可能只是喝杯咖啡,或是選擇不吃早餐。起初不太習慣沒有親切早餐店阿姨、沒有奶茶蛋餅的早上,後來也漸漸適應自己在家準備奶油烤吐司配上咖啡拿鐵。簡單、觸手可及的「吐司麵包」成為我在東京不可或缺的夥伴。
Cover story 100 Let’s Breakfast ── 地方早餐有自己的玩法 ── 到俄羅斯不要吃旅行者的早餐 文、攝 田家綾 書架上一直擺著米原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