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開啟攝影藝術新視界
在這個界線分明卻又相互交織的世界,攝影師們以鏡頭為媒介,探索人與人、自然與環境、現實與想像之間的界限,透過藝術語言啟發人們對生命和世界的全新思考。由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主辦的 2025 ART TAIWAN|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以影像藝術之名,邀請每一位觀眾感受「界線」的多重意涵,展開一場視覺與心靈對話的深刻體驗。
在這個界線分明卻又相互交織的世界,攝影師們以鏡頭為媒介,探索人與人、自然與環境、現實與想像之間的界限,透過藝術語言啟發人們對生命和世界的全新思考。由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主辦的 2025 ART TAIWAN|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以影像藝術之名,邀請每一位觀眾感受「界線」的多重意涵,展開一場視覺與心靈對話的深刻體驗。
一場表演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跨界創作 一封以光和音樂書寫的情書 文、攝 劉亞涵 沒想過有一天能夠用視覺來享受一場音樂盛宴。 初夏的週末夜,伴隨著微微涼意走入臺中國家歌劇院,依序入座,隨著燈光漸暗,暫時讓...
按下快門,不起眼的路邊野花、河岸堤畔、紅磚屋瓦或是巷弄街道,將日常盡收眼底能夠透過鏡頭訴說著平凡而獨特的故事,在日常中探索無限的可能,對我來說就是美好的事情。
DEEP SOUL 之於我是分享,也是擴散。很多人從自由潛水認識了吳浩,而我的攝影創作、生活態度甚至價值觀都源自於海洋。如果不是生在小島上,沒有太平洋的洗禮,豁達的人生觀與冒險的勇氣不會伴隨我到現在。這一年大疫到來,沒有出國的日子都在小島慢慢過生活,也意識到從 16 歲的小夥子長成大人,如果年輕的自己回望現在應該會滿意吧。
每次攝影都是一個當下,拍攝人物都是沉重的,融合了我的視角,但不能只有我的詮釋。每次攝下一段故事,也是一次次跟自己的對答,照片成為一幀被攝者、城市與我共存的風景,漸漸地攝影從興趣變成了使命,不斷地促使我拍下去。
無人打擾的寂靜黑夜,思緒很多,除了思考工作不會想到太長遠的事情,腦中想法通常也不太有條理,隨機播放著手機裡的音樂清單,讓人生片段不受控地跑進來,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曾經下的決定、那個失去的人⋯⋯ 無事可做或提不起勁的時候,我會任由自己沉浸在回憶裡好一陣子。
對我來說記憶是一種絕對獨特與私密的存在,而攝影就像是給了這樣的隱私一個破口,贈予好奇者一個窺探的契機,在流動的時間裡,壓縮了拍攝當下的外在與內在表象,成為了串聯時間、空間與私領域的實體產物。而傑夫.代爾(Geoff Dyer)在《持續進行的瞬間》中整理了不同主題的集體心靈意象,給予記憶一個解釋與共鳴的機會。
無法想像女兒們長大後的世界將會有多狂野?明日的科技又將如何透過嶄新的邏輯,詮釋生命旅程與記憶兩者之間的關聯。
生平首次體驗到人們口中的「和平」那般具體真切地近在眼前。
在白紙上畫星星的樂趣 創意現場 ✷ 張雍 攝影,說穿了,不過就是在白紙上畫下那些星星被看見時的瞬間。 試想一個情境:週末晚間在沒有光害的山谷裡,發給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