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耶娜|探尋城市暗處裡的光 是條通教會我的溫柔
我常說本身帶了太多偏見的人,是無法在條通待太久的,這裡的確是城市裡黑暗的一角,習慣了陽光普照,當不經意看到一點點黑暗面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新奇好玩,但我早已習慣待在這陰暗的地方,我享受的是找出那些不容易被看見的一絲絲光芒。
我常說本身帶了太多偏見的人,是無法在條通待太久的,這裡的確是城市裡黑暗的一角,習慣了陽光普照,當不經意看到一點點黑暗面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新奇好玩,但我早已習慣待在這陰暗的地方,我享受的是找出那些不容易被看見的一絲絲光芒。
我一直很難被理解或定義是哪裡人。人生的前三分之一在美國與臺北二地移動,身分的游離與模糊反而使我身段更柔軟,我可以是美國女孩,也可以是臺北女生,曾經最難熬的時光都隨著這部電影,封存在那 2003 年的臺北裡了。
以前把自己做好就沒事了,養育小孩卻不一樣,照顧孩子是當情緒浮現時就要學著內化排解,這幾年讓我更學會怎麼觀察自己,先體會自己的變化,才能不影響到孩子。
小日子十歲了,2012 年的女孩無法知曉,2022 年她已經換了好幾個工作,分手數次又反覆陷入戀愛,她長成了自己還算滿意的女人,不過偶爾還是會憎恨或哀憐自己,陷入今後是否能在世間留下或成為什麼的恐懼當中,但她在小日子做了36本雜誌,這些是她最愛的作品、也是她深愛的孩子,唯獨這是,肯定的事情。
大家都說臺北充滿機會,但當你一無所有地上來,你只是得到一張入場券;事情是當你做好準備的時候,才會發覺並有選擇的餘裕。
常覺得受限於社會給予的刻板印象,很多時候女生會習慣性限制自己的可能性,而健身帶給我的是一種抒發,讓身體帶動心靈的動能,嘗試抵抗壓力的當下,似乎架在身上無形的框架也漸漸被打破了。
很難說臺北是老派的。它既不是倫敦、北京那樣幾百年的城,也沒有發展成東京、紐約般的巨型都市。整個臺北,倒像個小城故事。山海都近。市區至國家公園不用一個鐘頭。治安良好。衛生可以。言論自由。藝術電影市場蓬勃。因地方小,和民情上的寬鬆彈性,使得臺北未必是工作上登峰造極之地,但是個容易過尋常日子的地方。
臺北是一個很混融的地方。這裡好像沒有一個真正非常知名的臺北小吃,但好像就是會讓你列舉出很多種很多樣的食物,很難以用一個標準或一個標籤就能去描繪完整。
也許這就是臺北的溫柔吧,兩個女生出門牽手走在路上,偶爾親暱的互動都無須遮掩或忍耐,於是一對相愛的人得以好好地在這座城市相愛,如同異性戀情侶一樣約會、爭吵、合好,再繼續一步步往下走。
臺北某種程度讓異鄉人得以擁有更多自由,彼此間的距離成了一種保護傘,有了空間才有機會把完整的自己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