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臺灣設計走進日本常民生活
讓臺灣設計走進日本常民生活 一個移動的商店 萬世橋「台灣品質」 日本的臺味生活 在日本,以往對臺灣的印象總停留在飲食文化,報導也多不離此,但事實上,臺灣有許多優質設計及創意雜貨商品正在發生。 臺灣新銳
讓臺灣設計走進日本常民生活 一個移動的商店 萬世橋「台灣品質」 日本的臺味生活 在日本,以往對臺灣的印象總停留在飲食文化,報導也多不離此,但事實上,臺灣有許多優質設計及創意雜貨商品正在發生。 臺灣新銳
工作室日常 24atelier 貳家肆 工作室 文 駱亭伶 攝 簡子鑫 盧津姬(左),手工布設計品牌「儒家LU+」主理人。從小喜歡布,卻念了社工和心理系。研修拼布20 多餘年,從嚴謹
工作室日常 O.OO Risograph & Design 歐點歐歐工作室 文 吳亭諺、駱亭伶、湯明潔 攝 張界聰 盧奕樺(右),朋友都叫她Pip,畢業於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
跟著設計師逛小北百貨練習把日子過得更美 一場展覽 臺灣生活雜貨展 重新定義臺式生活美學 2017 臺灣文博會主題館區分為五大議題,從臺灣日常生活探討文化意涵,分別為:「今天我想飛・機場指標設計提案」、
每當工作一段時間,疲勞的身體出現痠痛警訊時,總想和家人朋友一起泡泡溫泉,其中閃著亮綠色店名「蔥澡」霓虹燈光的黑色建築物,便吸引了我的目光。
Cover story A Better Life 文 楊芷菡 攝 張界聰 林宛珊 和工作室夥伴陳韻如於華碩從事工業設計而結識,2010年共同成立A.M IDEAS 凌晨工作室,2014 年從第一
Cover story A Better Life 文 吳亭諺 攝 簡子鑫 張柏韋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2013年開始,和同校機械系的陳慕天、電機系的林宗諺一同發起「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劃」,
聊聊天 臺灣編舞家談舞者的專業養成 文 駱亭伶 攝 韓承燁、金成財 場地提供 景美人權園區 林麗珍 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編舞與造型視覺設計。1995年創辦無垢舞蹈
Cover story Style x Life 文 林郁馨 攝 陳志華 洪琪 和夥伴林家豪自2010年開始經營「oqLiq」,一個純美術科班出身的設計師和一個放棄高薪的
郭奕臣藝術 工作室 文 鄭雅文 攝 簡子鑫 郭奕臣 新媒體藝術家,1979年生,畢業於北藝大科技藝術研究所,主修電子影音藝術。作品《入侵》曾代表臺灣參加2005威尼斯雙年展,是歷年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