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貳樓】老民宅二樓的臺式居酒屋
撰文=吳亭諺 隱身在老舊公寓裡的老貳樓居酒屋,雖然位在二樓,但一樓入口處的
撰文=吳亭諺 隱身在老舊公寓裡的老貳樓居酒屋,雖然位在二樓,但一樓入口處的
撰文=吳亭諺 這家隱身在古亭一帶,中藥店樓上的酒吧,在此默默經營已20年有餘,儘管不在精華地段,招牌也不明顯,但每到夜晚,客人總是絡繹不絕,除了穿西裝的上班族外,也有許多外國留學生在此聊
撰文=吳亭諺 深夜睡不著,搭著末班捷運到板橋的亞東醫院站,打算尋找24小時不打烊的市立圖書館。 夜晚的道路上沒什麼車,租了臺YouBike,沿著南雅南路直直地騎,到貴興路後右轉,漆黑的道
撰文=吳亭諺 夜深了,隨著一家家打烊的商店,街道開始變得冷清,在黑壓壓的光復南路上,唯獨此處燈光依舊明亮,這裡沒有招牌,只在玻璃落地窗上印著店名「4 am café」,下方
撰文=鄭雅文 秋初的貓空,已經是需要穿件薄外套上山的季節了。在貓空蜿蜒的山路旁,發現一間茶館「光羽塩」,建築物外型不同於一般傳統茶館,看起來特別新穎。 其實光羽塩已有20多
撰文=楊芷菡 九月中旬後天氣轉涼,身心適逢過渡期,傍晚時刻感受到秋意來襲,有時會想從繁重的業務中抽離,在下班回到家後泡個舒服的熱水澡。面對浴室裡的小澡缸,不免有想要在露天的環境裡愜意泡湯
撰文=駱亭伶 黯淡的燈光,書店的街角,位在臺大校門對面的雞蛋蚵仔煎,比起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的夜市熱炒,更符合我心中認定深夜宵夜攤該有的樣子。有時晚上回家在公館轉車,我喜歡循著微弱的光源,
鏡頭穿梭日常看見童趣的小日子 一種視角 用鏡頭說故事 我一直是很草根的人,做什麼事都想要對這片土地和人有一些接觸。這些年來一直從事攝影相關工作,大學時期只要暑假有空就會回母校協助,拍照記錄學校孩子們的
一個人穿過微光前行 一種影像 真實記錄重生之後 那是在進入《小日子》工作前的那段時期, 跟隨陳文彬導演進到高雄甲仙小林村其中一個安置區——五里埔拍攝紀錄片。一晃眼, 現在距離八八風災已過了七年,《此後
當我們開始認識農夫的名字 一趟產地旅行 從料理課到深山裡的畜牧場 鹹鹹的海風,濃烈的漁港氣息迎來,大多數人對高雄的印象不外乎是「港都」,新鮮的漁獲擺滿盤,大碗「海之冰」趕走暑氣。但是這一次想聊的不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