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星凱│反詮釋
看到研究者彼此重複「不被人為操控的圖像,為何讓我們產生美的感覺」這樣的提問、與那些彷彿「不在場」的作品們,「反詮釋」一詞就莫名固執地盤據在我腦裡。
看到研究者彼此重複「不被人為操控的圖像,為何讓我們產生美的感覺」這樣的提問、與那些彷彿「不在場」的作品們,「反詮釋」一詞就莫名固執地盤據在我腦裡。
當設計這檔事逐漸從幕後浮到臺前,成為大眾討論的對象,在好看的背後,大家也開始有了更多期待。邀請設計師方序中和設計師廖小子一同回顧兩人 2018 年的得意之作,以及設計背後的辛酸苦辣。
將排版桌裝進書裡一本書了解活字印刷 一個生活記憶 臺灣活字印刷 一顆顆鉛角安放在木箱,老師傅倚著燈光,手裡抓起鉛角,動作俐落地擺放在排版桌上,再印製出精美的印刷品。許多人只看得到成品,卻看不見幕後的製
一般平面設計師大多使用軟體創作,但他們則喜歡動手實做,再以照相、手繪的方式放進電腦。
致力尋找人與物之間的情感,他們以黃銅筆做為媒介,傳達文字的重量,同時尋求生活之美。
JINS 與兩位新銳設計師對談當日本傳統工藝碰上現代設計品 廣編特企 小日子 x JINS 文 李豪 攝 鄭弘敬 在日本,職人工藝往往能讓簡單的產品造就出不凡的文化財產。JINS 本季致
「老師做的是傳統工藝,我們把它用現代設計轉化。」
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塔之家的周邊也蓋起了許多高樓,雖然已不是一支獨秀的佇立市區,但充滿冒險性的設計、獨特的住宅空間、大膽的結構,從那個時代直到現今,都是令人探索不盡的迷人建築。
即便人生幾經波折,朝露依舊溫暖而親切,就像永無島上的彼得潘一樣,帶著孩子們勇往直前。
一年一度臺灣學生設計展「新一代」甫落幕,作者彭星凱擔任展內「金點新秀設計獎」包裝類評審。隨著即將來臨的畢業季,此次專欄邀請平面設計工作室「卵形 OVAL」負責人葉忠宜,對臺灣設計教育問題提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