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Favorite Flavors
撰文.攝影=Liz 高琹雯
曾至哈佛法學院攻讀法律碩士,一度以為自己會在國際大型律師事務所終老,卻發現自己的專長在於「吃」 尋吃、品吃、寫吃。熱衷於一切與飲食相關的事物。「美食家的自學之路」部落格格主,「伊莉莎白 生活醬料提案」創辦人,著有《我的日式食物櫃》。

巴塞隆納是個讓人目不暇給的城市,風光一眼看不盡,快門按也按不完。步行於此城最熱鬧鼎沸的蘭布拉大道(La Rambla),有太多人事物招引我前往一瞧,明信片開散如花,小販兜售獻寶,服務生殷勤招呼;偶然抬頭一望,還有位妙齡女子懶洋洋地躺在陽台上,吞雲吐霧。
巴塞隆納不僅目不暇給,也食不暇給。此城最負盛名的波格利亞市場(La Boqueria)即位於蘭布拉大道上,甫一踏入,就是一陣感官的手忙腳亂,蔬果、鮮肉、香料、糖果、火腿,從四面八方襲擊我的五臟六腑,簡直是愛吃鬼的現世天堂。我穿梭於攤商間,什麼都想摸摸嚐嚐,赭紅瑰麗的伊比利火腿生鮮回甘,果香四溢的無花果清甜可口,再喝一杯鳳梨椰子汁,嗯,差不多該找個地方坐下好好吃頓飯了。
覓食不必捨近求遠,市場內賣西班牙小菜的 Tapas 吧「Pinotxo」即為一處饕客勝地,吧台外總是環繞著一圈人龍伺機搶位,所幸我隻身一人,毋須慌張。但才剛坐下,另一輪煩惱又襲上心頭:該點什麼好呢?醃章魚、烘蛋、炸薯塊、炒蘑菇,還有好多無以名狀的漂亮菜色,三心二意也不夠用。老闆似乎看出我的憂愁,早就應付過太多觀光客的他,用簡單的英語問我:「海鮮或肉?」 我選了海鮮,他就拿來一個托盤,上頭有蝦有貝有魚,我指了蝦與貝,他便又回到廚房。
過不久,我的桌上出現了一盤烤蝦,僅以海鹽及橄欖油調味,純正的鮮蝦風味令人吮指;再來炒鳥蛤,調味同樣只有海鹽及橄欖油,鳥蛤本身的鮮活質地再度讓我傾心,好吃極了!嗑完兩盤海鮮,老闆回到我面前,我說:「肉。」他就為我端上了番茄青豆燉牛頰,與方才清爽乾淨的海鮮料理完全不同,濃郁渾厚,撕開麵包蘸著醬汁吃,我的胃容量此刻沒有極限。
一人在巴塞隆納吃逛,可真得備足胃容量。 「Quimet & Quimet」是另一 Tapas 名店,連坐的地方都沒有,但天天有爆滿人客甘願來罰站。 機伶地擠進吧台,食材櫃裡滿是讓人不知如何選擇的各式角色,這時菜單就是我的好朋友。先點 了三種「Montaditos」(小的三明治):小章魚 與洋蔥、醃鱈魚與橄欖泥、鯷魚與烤紅椒,只見老闆在食櫃中迅速取出各種材料,在麵包上堆抹,再熟練地淋上醬料,三座小山就出現在我眼前。
其中我特別喜歡醃鱈魚與橄欖泥,鱈魚沒有想像中的死鹹,其下有甘甜的風乾番茄,其上則有鮮純的橄欖泥與酸爽的酸黃瓜,鹹、甜、酸三位一體,意猶未盡。於是我再點了淋有濃縮白酒醋的炸薯片、醃淡菜與如同烏魚子的魚卵乾,肚皮吃撐了,但食欲仍在燃燒。
巴塞隆納就是這麼一個令你貪得無厭的城市。在如此感官放縱的地方生活,日子就是要慢慢過,於是我明白,下午兩點吃午餐、傍晚六點食Tapas、 晚上九點用晚餐是多麼天經地義,Siesta(午睡) 也理所當然。經濟危機又奈我何?酒照喝,飯照 吃,倒頭就寢,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