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學社會實踐線上博覽會|不畏艱難,挺身而出!疫情之下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

即使受到疫情的影響,仍有許多團隊挺身而出,讓我們看到他們的堅持與努力。在執行上面臨困難時,他們便因應在地需求、即時地發揮創意、作出相應調整。我們相信,USR 團隊和社區攜手,必能克服疫情的挑戰;在大學的助陣之下,讓地方的共振迴響,一同創造對於社會、世界的美好改變。

法蘭西特派週報|作家許常德:「如果這一輩子只能看一部電影,就是這部了。」

你可以想像嗎?有一個週報,週刊老闆搜集了一群世上的一流寫手,用文字、用圖畫、用美食、用藝術扒開生命的表裡不一,沒有平鋪直敘的討好,只有精彩絕倫的試煉。老闆用最禮遇的方式讓他們寫作,沒有審查,保有風格,這是連觀眾的你們也無法做到的態度,即使講的是觀眾的人生。

法蘭西特派週報|自由文字工作者黃銘彰:這部片靈動呈現雜誌社編輯台的運作狀況

來到21世紀,讀報、看雜誌的人越來越少,而在這21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始上映的《法蘭西特派週報》,不僅是寫給新聞從業者的情書,更是獻給這個時代的備忘錄,提醒著我們,無論你是否是媒體工作者,在當前資訊爆炸、假訊息漫天飛舞的喧譁現世裡頭,持續帶著好奇心與使命感,腳踏實地切身接近這個世界真實的面貌,有多麼重要——

法蘭西特派週報|作家李惠貞:導演威斯.安德森是「製造有趣大師」

這個世界需要有趣,不是刺激,而是有趣。有趣會活化很多東西,想像力、感受力、創造力、好奇心。看一部電影像看一個好展或一部好小說那樣,或是,像讀了一期有趣的雜誌那樣,內在產生一些些不同的變化,讓我覺得非常滿足。更何況,《法蘭西特派週報》不是一個故事,它以五種有趣的方式說了五個故事(包括報社本身)。

彰化卦山村|打開老空間 用工藝與創意交朋友

「卦山村」現址原為八卦山風景區的攤販聚集處,二樓空間曾聚集多位從事不同藝術創作屬性的職人,有人做皮革,有人專精水泥器皿,創作力在此醞釀勃發。2017年,彰化縣政府欲徵收此空間作為綠能辦公室使用,職人們遂離開此地,於彰化節孝祠空間另闢「51番職人聚落」,讓工藝創作能量持續不輟。

國立歷史博物館|「喜上雲端─數位時代的策展進行式」

科技的發達讓我們沒有國界上的限制,在臺灣便可以欣賞世界各國博物館的展覽,雖然藝術型的博物館仍需要實際參觀才能完整的欣賞作品,但在疫情的影響下,加上史博館目前仍在閉館整建階段, 無法開放觀眾到館參觀,於是透過線上展覽,來彌補觀眾無法到場參觀的遺憾。

法蘭西特派週報|影評人「重點就在括號裡」:100%可愛的雜誌電影

就算我們不知道威斯用這部精美電影是對他鍾愛的《The New Yorker》雜誌致意,就算我們不知威斯用美術藝評、革命史、美食評論這些文體裡放進精巧的情感,但我們還是能感受到《法蘭西特派週報》對於各種非虛構寫作的敬意,對於語言文字傳遞人類情感的愛意。

2021臺南設計獎系列活動|簡法設計超譯城市,想像下一個百年

臺南的魅力,不只在於城本身,更是駐地的人,把城市活出了味道。然而,多數人談臺南的城,卻鮮少談臺南的人,亦如多數人談臺南如何老,卻鮮少人談臺南如何新。臺南設計獎想打破既往的規則,不討論單一物件的設計,不拘泥在固定場域。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