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芳│露臉不露臉
為了「當明星」這個夢想,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擠破了頭也要登上舞臺,圖的就是「露露臉」。不過,偏有人反其道而行:當明星可以,「露臉」就不必了。
為了「當明星」這個夢想,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擠破了頭也要登上舞臺,圖的就是「露露臉」。不過,偏有人反其道而行:當明星可以,「露臉」就不必了。
她的第一張創作專輯《I Love Koumis》帶點青澀,像剛冒芽的花。不過我也不急:她還年輕,簽下她的是懂行又愛音樂的吉他神手董運昌,Koumis 的路還長呢。誰知道,Koumis 診出罕見癌症,這竟成了她畢生僅有的一張專輯。
一種搖滾 素樸的南方之音 撰文‧攝影=葉思吟 擺盪於臺北與高雄雙城之間,經常處於「旅途中」狀態,走過許多有趣的地方,熱衷空間和視覺文化研究,未來想到森林中開店。 夕陽西下的時刻,往海邊的人潮逐漸增加,
撰文=林貓王 擔任過操場DJ、音樂雜誌《HINOTER》主編,現經營個人部落格「音樂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和設計品牌「貓王不討喜」。 難忘那天大霧,一個人走在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問著怎麼
18 年前初聽這首歌,眼淚就掉下來了。那躁鬱的時代,焦慮的我輩,多少還來不及醞釀便幻滅的想望,都被她唱出來了。那年陳珊妮和我都才 20 幾歲,卻都覺得靈魂已經很疲憊、很蒼老啦。
他沒有很街頭的穿著打扮,反倒是略帶點紳士休閒的外型,回頭看日本2004年的DMC大賽,來自大阪的Taiji以高超且豐富迷人的唱盤技巧,已經他獨特的「輕快感」表現手法,讓他獲得日本的冠軍並
我想彈奏森林的聲音和那些無法解釋的故事 一種創作 傳遞音樂無形的美 臺灣的長巷、街樹、紅磚牆、洗石子地板⋯⋯,讓我想起了老日本,也喚醒鄉愁。 如果要為臺灣配樂,腦海裡直覺浮現專輯《grace》的旋律,
跟著浪人逐夢這・世界音樂節 一種策展 辦場音樂節測試潮流的脈動 角頭音樂隱身重慶北路四段的老公寓樓上,周遭都是電子工廠;張四十三的會客桌上擺著兩支手槍,其實是點煙的打火機。這個勉強稱為臺式 Loft
黃韻玲長我七歲,算起來也該叫她一聲「老師」,但我還是習慣逕呼「小玲」,這倒不是托大:在我心目中,她永遠是那個不忘玩心、以天真眼神張望世界的天才少女。給她一支麥克風、一架鍵盤,她就會給你一整個繁星滿天、花團錦簇的新世界。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鳳山有DJ的咖啡店 口述=Rocco & Charles 臺北長大,在咖啡店打工時結識的兩人,想換個地方生活,對開店懷抱一些夢想,因緣際會下決定搬到鳳山,展開新生活。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