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誰喜蹦 S9Ep1|以海洋漫畫啟發人生哲理 停留與前進一樣重要 − Ft.《海巫事務所》漫畫家哎呀呀
你是否也曾在追求夢想的路上遭受質疑、自我懷疑呢?今天節目邀請到《海巫事務所》漫畫家 #哎呀呀,來跟大家聊聊這部可愛療癒的連載漫畫。
《海巫事務所》是漫畫家哎呀呀的第一部長篇連載作品,以海洋世界為背景的故事,在擬人化的刻畫之下,海洋生物們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擬人角色,而他們所經歷的探險,都是從作者的生命經驗中萃取出來的縮影。
你是否也曾在追求夢想的路上遭受質疑、自我懷疑呢?今天節目邀請到《海巫事務所》漫畫家 #哎呀呀,來跟大家聊聊這部可愛療癒的連載漫畫。
《海巫事務所》是漫畫家哎呀呀的第一部長篇連載作品,以海洋世界為背景的故事,在擬人化的刻畫之下,海洋生物們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擬人角色,而他們所經歷的探險,都是從作者的生命經驗中萃取出來的縮影。
透過自身經驗,結合戲曲和劇場,進行舞蹈的創作及教學,讓舞蹈在不同的表演藝術類型裡,發揮優勢與其美感。她以園丁比喻,「我們需要嘗試各種不同的表演形式,創作出跨界的藝術表演。
「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有很多故事可以說,我一邊創作,劇情一邊在我腦海中擴散,我再慢慢地把腦海中那些情節、角色一一呈現出來。」這份想把故事說出來的動力,驅使黃色書刊成為漫畫家,自小學到現在。黃色書刊多年來不間斷地,在臉書粉專上日更《勇者系列》,內容千變萬化,以「冒險」題材為核心,把戀愛、時事、社會等諸多議題融入其中。
在書封的作者介紹裡,吳曉樂說自己喜歡觀察別人習以為常的事情,更具體些,她敏感於社會習以為常的價值觀、人與人的關係。從著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談論升學主義下的親子關係,《上流兒童》道出上流社會的畸形人際,《致命登入》談網路遊戲等,每次出手,總能引領讀者重新思索周身那些因習慣而忽略的框架。
憑著自身對音樂敏銳的嗅覺和獨特的創作才氣,陳星翰(Starr Chen)從歌手、編曲人一路發展成音樂製作人,近年甚至與夥伴們一同創建音樂廠牌,其全方位的成就已無須多言。對於許多臺灣的嘻哈迷來說,他無窮的創作能量十年不變──無論是作為何種身分,他依舊能在他所熱愛的音樂產業持續發揮他的影響力。
對於一個創作者而言,堅持創作十年不是難事;但一個題材用盡十年挖深織廣,卻有著極大的難度。張季雅和《異人茶跡》這部漫畫,便是陪伴了讀者十多年,令更多人了解臺灣烏龍茶的傳奇故事。
今年以《神人之家》摘下臺北電影獎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剪輯與觀眾票選獎的導演盧盈良。談到他選擇紀錄片作為說故事的形式,是緣於紀錄片的「真實」。所謂真實,指不影響現實事件發展的方式,導演捕捉到想要的內容,這份貼合真實的特質如光,驅動他往紀錄片之途,自學生時代到現在,沒有改變。
小日子誰喜蹦 c’est si bon|一與機器人庫卡共舞 創造重返童年的Magic Moment ft.—黃翊
本集誰喜蹦與文策院故事現場合作,要請黃翊跟我們分享那齣為了孩子們而創作的舞劇《小螞蟻與機器人:咖啡小酒館》,這齣定目劇打破了舞者與觀眾們間的距離,透過人類和機器人互動過程(小庫卡甚至會作點心跟泡咖啡呢!),打造出大人跟小孩都能參與都能看懂的舞劇。
二○一二年,因《黃翊與庫卡》這齣人類與庫卡機器人詩意共舞的經典舞作而聞名於世的黃翊,不僅是靈活結合藝術與科技的編舞家、程式設計師,同時也是「黃翊工作室+」的營運者,擁有多重身分的他,對待每一件事情都極為認真,即使因疫情只能透過視訊訪談,螢幕裡的他仍然端坐著,並謹慎地收接每一道問題。
小日子誰喜蹦 c’est si bon|解放教育想像 臺灣吧教你教科書裡沒教的事—ft. 臺灣吧蕭宇辰
這集小日子誰喜蹦與 #文策院故事現場合作,要請蕭宇辰來分享,臺灣吧如何將各個領域裡的硬知識,轉化成能應用在教學現場的短影片,而逐漸做為知識傳遞內容平台的臺灣吧,如何在這八年間穩定自己的步伐,確立團隊方向,成為現今臺灣頗具影響力的教育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