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俱樂部旁的咖啡夢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新實驗左營 口述=李財明 「臺灣展創協會」發起人,從事展示設計20多年。不是左營人,卻特別鍾情左營,紮根創辦「之光展創空間」與《時。光》雜誌,實驗「小題大作,小事大業」的合作模式。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新實驗左營 口述=李財明 「臺灣展創協會」發起人,從事展示設計20多年。不是左營人,卻特別鍾情左營,紮根創辦「之光展創空間」與《時。光》雜誌,實驗「小題大作,小事大業」的合作模式。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運動左營 撰文.攝影=葉思吟 口述=鄧佩珊 FB上被封為「滑水甜心」,清秀佳人卻擁有優異運動技能,目前擔任「Lotus Wakepark」總教練、「中華民國滑水暨寬板滑水協會」副秘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旅居左營 撰文.攝影=葉思吟 口述=Zachary 出生於左營舊部落,跟隨舊城牆呼吸了十幾載,伴著蓮潭的日起日落。曾參與舊城文史培訓志工。儘管鐵路分隔著左營的50年前和50年後,但
Cover story La vie est d’ailleurs 撰文=拔林 攝影=劉森湧 火車站是嘉義的市中心,正對中山路舊稱「大通」,自日治以來就是繁華大街,而從大
從創業、返鄉,到投入社區營造和自己的事業, 魏文軒雖然個性比較衝動,但面對未來,他卻不一定要有所執著:「就像插秧一樣,插下去就是成功的一半。教育也是,基礎做下去,至於要發展成什麼樣子,就是等候。」
Cover story La vie est d’ailleurs 撰文=鄭雅文 攝影=簡子鑫 燕子飛過苗栗街頭,掠過陳鵬文的身側,對從小在苗栗長大的他而言,這裡就像是宮崎
「文化在生活中投影,我們希望將臺灣在地的味道與人文,擴散到世界。」這是陳相全的期待。
專欄 慢生活 前些年,曾經喜愛台東的知本溫泉,從台北搭飛機到台東豐年機場,接著就搭乘酒店接駁車,進入一種觀光客模式。而後,有好幾年不再去台東,直到發覺台東似乎有些不一樣了,於是,決定擺脫觀光客模式,進
柯亞原先擔心脫離臺北,生活和視野都會被限制,如今她卻活出了更開闊的人生。「待在哪裡不重要,心態最重要。」
兩岸隔絕的年代,這幾句微言大義的詞,是十分震動人心的。除了侯德健,沒有人寫得出這樣的句子。才 20歲的李建復,居然也能把這麼一首蒼涼的歌,唱得盪氣迴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