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日常】老街廓中的金工鐵三角
工作室日常 慢慢敲工作室 文 Arya.S.H 攝 張界聰 林家琪(圖右),慢慢敲工作室店主人,曾任時報出版、MOOK 墨刻出版、《經典雜誌》美術編輯,投入金工創作已有
工作室日常 慢慢敲工作室 文 Arya.S.H 攝 張界聰 林家琪(圖右),慢慢敲工作室店主人,曾任時報出版、MOOK 墨刻出版、《經典雜誌》美術編輯,投入金工創作已有
看著這平靜的海岸,逐漸變成觀光客打卡「朝聖」的景點,我不禁按下快門,記錄這美麗的哀愁。
創意現場 ⚭ 盧建彰 記憶在手心 最近幫故宮拍了支片,寫了首歌,過程雖然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但因為想談的是自己在意的事,就一點也不累。故宮典藏的當然是文物,而文物代表的又是什麼意義呢?想起小時候
旅行就像一場自己主演的公路電影,無需定義起點、終點與目標方向,唯有漫漫獨行與自我內心的追尋。
打開知覺和感官到靜岡古寺裡玩場鬪茶大賽 一次體驗 天下一鬪茶會 來到靜岡縣藤枝市的大慶寺,這兒和京都遊客川流不息的寺廟不太一樣,參天的松樹、靜謐的氣氛,在冷冽的空氣中顯得更有禪味。走進這已有數百年歷史
奔往內蒙沙漠和草原遠離塵囂的浪人之歌 一次旅行 探訪內蒙古 小時候,愛看金庸小說,很欣賞活躍在蒙古大漠的英雄豪傑,像是《射雕英雄傳》裡生長於成吉思汗部落的大俠郭靖和神射手哲別、《天龍八部》中得知自己是
有家郷風景的音樂每次聆聽都有不同感受 一張專輯 《同根生 Rooty Mental》 按下 Replay 鍵,聽著〈雪山隧道—致 2001.05.11〉這首樂曲,彷彿跌入了愛麗絲的兔子洞;腳步跟著音樂
相互陪伴寫寫字記下花蓮 193 公路的生活 一個計劃 記錄花蓮的美好 「在地人寫在地故事,是最恰當的。」熱愛出版,對出版業也甚為熟悉的王玉萍,溫柔又堅定地說著。 離開誠品企劃的工作,隨丈夫來到花蓮,雖
蒐集花磚美麗紋理找回老屋的生活況味 一種收藏 臺灣花磚 以前我並不知道什麼是花磚,直到念書的時候追女朋友,為了找話題, 聊到她臺南善化老家的花磚,才漸漸產生好奇和興趣。在翻讀文獻、請教專家的過程中,發
Cover story Taste of Times 文 吳亭諺 攝 鄭弘敬 徐永年 四合院自釀文化復育中心創辦人。大學時因就讀食品科學,開始接觸生物、農業科技。曾做過室內設計師,兩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