菓實日|學會捨得才能繼續前進 專心烤一盒餅乾的烘培工作室
菓實日靜靜地委在萬華區的住宅區內,收掉了前區的內用座位,規畫成有著明確生產線的工作室:烤箱、工作檯、包裝區各處皆貼藏著甜點主廚饅頭的便利貼,筆記上密密麻麻地記載了工作的 SOP,近乎強迫症似的,是無數次嘗試與錯誤修正之後的心血,細節裡都是饅頭對待工作的態度,思路清晰邏輯可見,如同工作室 2021 年末新販售的「動物森林鐵盒餅乾」,理念跟心意都在餅乾盒的設計上好好地傳達與體現出來。
菓實日靜靜地委在萬華區的住宅區內,收掉了前區的內用座位,規畫成有著明確生產線的工作室:烤箱、工作檯、包裝區各處皆貼藏著甜點主廚饅頭的便利貼,筆記上密密麻麻地記載了工作的 SOP,近乎強迫症似的,是無數次嘗試與錯誤修正之後的心血,細節裡都是饅頭對待工作的態度,思路清晰邏輯可見,如同工作室 2021 年末新販售的「動物森林鐵盒餅乾」,理念跟心意都在餅乾盒的設計上好好地傳達與體現出來。
Ruby 是坪林茶農二代,從小就在茶園和茶廠長大,興趣所在原先是室內設計,曾長時間在海外的大城市工作,但處在所有呈現結果都追求氣派奢華高端的環境,惜物是不存在的事情,心裡的茫然和疑惑反而從細微處裡滋長,最終她還是選擇回到臺灣,與哥哥討論後,決定創立以茶為出發的品牌。
我是臺北人,大學唸實踐服裝系,因為學校離家實在太遠,於是經歷一場家庭革命後,終於如願在外租屋,從窮學生到現在自己接案創業,租屋生活已經九年了,市面上大大小小的房型幾乎都住過,甚至曾經租到鬼屋,但每一次的搬家都是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知道自己喜歡又不喜歡什麼,離理想生活又可以再近一點。
雖然在中部長大,但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北漂族,因為有親戚住在臺北,從小逢年過節就會跟著家人北上,上大學後正式定居在這座城市,對於臺北的認識反而比起老家更多也更深了。每一處的記憶都是自己創造,不再是跟著誰的腳步移動,而是源於需要與好奇的探索,對於環境的體感也更加深刻,熟知街道的名稱、招牌的顏色,於是這裡更像是我的家了。
在小日子工作之前,我是忠實讀者,然而真正進入雜誌社,才知道雜誌編輯時間根本忙到不夠用,大家不是在寫稿、約稿,就是在截稿的路上。雜誌工作總把人搞到頭髮亂糟糟,黑眼圈都快掉到下巴才肯罷休,但為何大家仍能對這份工作保有熱誠呢?我想可能是《小日子》雜誌實在充滿了有趣的人與事。
在小日子工作之前,我是忠實讀者,然而真正進入雜誌社,才知道雜誌編輯時間根本忙到不夠用,大家不是在寫稿、約稿,就是在截稿的路上。雜誌工作總把人搞到頭髮亂糟糟,黑眼圈都快掉到下巴才肯罷休,但為何大家仍能對這份工作保有熱誠呢?我想可能是《小日子》雜誌實在充滿了有趣的人與事。
「你們真的好文青喔。」結束半天海邊拍攝的採訪之後,驅車回臺北,一起在後座的受訪者突然拋出一句話。「文青?!」還來不及思考,已經聽到自己解釋:「可能是我們會問你最近在看什麼書?第一次決定要當演員是何時?而不是關心你是不是正在跟某某某交往⋯⋯」最後一句話是悄 悄在心裡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