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日常


不受任何框架
與媒材局限的造物之地



┃ 蛋君 ┃



%E4%B8%BB1



蛋君 由負責創作的蛋君本人和專職處理行政的晨嘉組成,僅僅相處兩小時就能察覺到兩人互補的性格,蛋君說有時作品給晨嘉看過若得到要更改的建議他會當場生氣,晨嘉則會默默淡出,但過一陣子,蛋君想想之後總是會接受她的意見。工作室後面有個倉庫,堆滿蛋君從路邊撿拾回來的物件,從各色木板木塊到滿是鏽斑的鐵件皆有。




夏天的狹窄小巷裡,紅磚道和住家鬱鬱綠綠的植栽還有高掛的晴空讓臺南的午後充滿色彩,「蛋君」只有黑色線條和白色背景的招牌以很純粹的姿態出現在住家前,初見蛋君兩字無法立刻領會,但我想了很久,就像蛋本身是先有硬殼的固狀,也是打破以後能流動的,料理方式從太陽蛋水波蛋歐姆蛋,再到炒蛋蒸蛋玉子燒,蛋君正是如此,從不限於單一的模樣和心情,任何元素或情緒,都是蛋君的守備範圍。



%E4%BC%91%E9%96%92%E5%9C%961
%E4%BC%91%E9%96%92%E5%9C%962 1


蛋君過去在法國學習藝術,當時專攻油畫,雖然一直都在嘗試用不同媒材做作品,可是人生中畫畫曾經占據重要的位置。但他從小就有一個渴望探索、不甘局限的靈魂,畫畫之餘也常自己做手工藝,走在路邊看到有趣的物件就會忍不住撿回家,常常因此被媽媽念,但那些具有相異外表及觸感的木板、鐵件,在兒時的他眼裡,就都已是閃閃發亮,含有無限可能的寶藏。



%E5%B7%A5%E5%85%B7%E7%85%A71
%E5%B7%A5%E5%85%B7%E7%85%A73


受過嚴謹的藝術教育很長一段時間,在 2017 年蛋君與夥伴兼伴侶晨嘉接觸到了「小誌」這樣的刊物形式,渴望自由的心在小誌裡找到出口,小誌沒有框架,能夠簡單也可以複雜,在小誌的召喚下,兩人成立了工作室,蛋君將過往的作品整理成小誌出版,參加了當年的草率季。



%E4%BD%9C%E5%93%81%E7%85%A75
%E4%BD%9C%E5%93%81%E7%85%A77
%E7%A9%BA%E9%96%93%E7%85%A72


蛋君的作品從小誌、版畫、雕塑又延伸到最近很受歡迎的布偶「Q 仔」系列,不僅是創作的類型反映著他多變的性格,他的作品也表現出失落、抑鬱、詼諧或者戲謔的各種面向,第一本小誌《3cc》以濃重的版畫刻畫出一種晦暗、詭異,卻又有點可愛的氛圍,「可以流點眼淚,但不要太多」,這就是 3cc 代表的意思。近期發展的雕塑「鳥人」,則是顏色灰沉、身上布滿顆粒的鳥人以各樣形色行屍走肉般的姿態活著;然而由他親自手縫的 Q 仔,卻帶著溫暖與生命力,目前已發展出 47 種長相各異的 Q 仔,但同家族的 Q 仔在他手做的過程中,每隻都被賦予一點不同性格,在蛋君的想像裡,他有屬於自己的創作世界觀,在這裡面,內心的陰影是很大的一部分,但即使裂縫雖有,都是光照進來的契機。



%E4%BD%9C%E5%93%81%E7%85%A72
%E4%BD%9C%E5%93%81%E7%85%A74
%E4%BD%9C%E5%93%81%E7%85%A76
%E4%BD%9C%E5%93%81%E7%85%A711


創作是蛋君生命的主軸,問到他整日的生活軌跡,認真想想以後說,從醒來他就在作畫,在不斷的產出中,他的自我肯定才能成形,坦承個性裡負面、悲觀的成分較多,不停歇地做作品不僅讓他心中的憂鬱得以探出頭來呼吸,也填補了在他心中常占有一定位置的空虛。



%E5%B7%A5%E4%BD%9C%E7%85%A71
%E5%B7%A5%E4%BD%9C%E7%85%A72
%E7%A9%BA%E9%96%93%E7%85%A71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Peas Lin
 Rafael Wu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