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倫敦的草地陽光生活帶回來
Cover story Outdoor Festivals 口述=Dave 、Charlie 為台北野餐俱樂部的成員之二,是在英國讀研究所時認識的同學,回臺後希望將對英國生活的嚮往帶回來,於是和同期朋
Cover story Outdoor Festivals 口述=Dave 、Charlie 為台北野餐俱樂部的成員之二,是在英國讀研究所時認識的同學,回臺後希望將對英國生活的嚮往帶回來,於是和同期朋
Cover story Outdoor Festivals 口述=郭浩雲、唐愛淳、鍾宛霖 三人共同在IAOD Group工作。郭浩雲、唐愛淳為策展人,鍾宛霖負責媒體公關,在下班後邀請公司同事,聯手策畫
民生社區的一處尋常巷弄走到底,Eye Candle工作室就是我們的蠟燭實驗室。創作造型蠟燭的過程,是結合科學和藝術的學問,也是理性與感性的交鋒。我是學雕塑的,哥哥凱元擅長平面包裝和廣告設計,最初我們想設計出結合立體造型又貼近生活的日常用品,從手工肥皂、棒棒糖到造型蠟燭,因為覺得對於吃和用在身上的東西並不擅長,所以最後很務實地用刪去法做出決定。
Cover story A Craftsman’s Daily Life 口述=阿威 大學念建築,與夢夢為皮革品牌「Crossing Divide」工作夥伴。兩人的處女座性格表現在品牌形象與產品細節的
「金繼」又叫金繕,是一種漆藝技法。將生漆黏合器皿碎片,表面再敷以金粉或銀粉。對我來說,它不只是陶瓷修復,更是一種讓美麗再生的創作。
Cover story A Craftsman’s Daily Life 口述=江珮嘉 1989 年出生,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畢。2013 年就讀研究所二年級時和同學集資,自創品牌「
Cover story Private Kitchens 口述=劉莎麗 與先生Sam在泰國相戀,嫁到臺灣已有20年,原本不諳廚藝的莎麗,卻因為想念家鄉的媽媽味而開始做菜,一年多前決定開放自宅,分享泰國
小小的宅院私廚並非高檔餐廳,但做足細節則是「筑馨居」的料理精神,希望來上門吃飯的人,能把這裡當成第二個家。
Cover story Daily Life in Nippon 撰文.攝影=Cindy Tsai 曾經到比利時學習文化與社會發展,回台在NGO工作幾年後,決定換個方式呼吸,到日本走跳換宿一年。目前在
口述=黃春明 作家。1993年回到家鄉宜蘭,從事鄉土語言教材編寫、田野採訪記錄。致力兒童繪本、戲劇創作。創辦宜蘭文學雜誌《九彎十八拐》。 文字整理=徐紫柔 攝影=陳又維 平常的日子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