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宥融|全靠感情的力量 爛泥裡的種子也會破土發芽
執意要以音樂為生,會被上一輩當成沒前途的無賴,輕易地抹煞其中的努力和才華,我就找了一群朋友,要為社會上不被看好的人辦一個音樂祭,鼓勵大家向上突破社會的框架,勇敢冒險闖出一番作為,2018年,「爛泥發芽」就在這樣的概念中誕生。
執意要以音樂為生,會被上一輩當成沒前途的無賴,輕易地抹煞其中的努力和才華,我就找了一群朋友,要為社會上不被看好的人辦一個音樂祭,鼓勵大家向上突破社會的框架,勇敢冒險闖出一番作為,2018年,「爛泥發芽」就在這樣的概念中誕生。
2022 應該是我從業以來,感到音樂演出市場最「混亂」的一年,免費的、付費的,公部門發包的、民間單位自辦的,常常於同個週末開演,互搶觀眾,簡直是「大音樂節時代」。
理不清自己究竟是因為離開而獨立;還是因為夠獨立而選擇離開,又或者「獨立」其實內建在身體裡,只能透過應用來強化?我只知道一次又一次的出走,是因為有所追求,追求知識,追求視野,追求新事物的灌溉和思想的碰撞,是真正的想望。
無論是創作者、經營者或是所有相關從業人員,每個人、每一天,都在為自己心中的理想拚博,這既是一種浪漫,也需要在熊熊大火和漫天大雨裡堅持走下去的決心,今年覺醒甫宣布破產,才新生的火球祭正要迎來第二次,而風和日麗唱片行也即將關閉,音樂祭、唱片行,不同的音樂感受形式,到底在走向一切崩塌的末路,還是黎明之前最暗的夜。
今年,大港開唱停辦了,春吶名存實亡,覺醒剛風光辦完十週年後聲請破產。 想起我第一次的音樂祭,是在北海岸福隆,我還是學生。
一個音樂祭 跳脫舉辦音樂祭的思維 撰文=林昶佐 英文名Freddy,為閃靈樂團主唱、音樂創作者、策展人與人權工作者,積極參與公共議題。 圖片提供=日出音樂 三月底剛在高雄結束的兩日音樂祭
我在 Outside Lands 音樂祭一整年不想出來 一個音樂祭 熱力抵過寒風的北加州音樂祭 我記得有人告訴我這是夢。 那是電影《重慶森林》裡傳來的〈California Dreamin’
Cover story Into the Wild 撰文 陳德政 作家、「音速青春」部落格站長,著有散文集《在遠方相遇》、《給所有明日的聚會》,書寫題材以音樂、電影、旅行為主,今年多了一項新嗜好
七月底去新潟苗場滑雪場參加 FUJI ROCK 一個音樂祭 每年七月在滑雪場舉辦的Fuji Rock 夏天是全球音樂祭的最旺的季節,在世界各大城市或者是渡假勝地,每個週末都有好幾場同時進行。多數人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