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有雞飯│無拘無束的快閃雞飯 體會單車自在風格
從雞肉、飯到醬,每一步都曾經卡關過,這期間從臺灣到泰國,再吃到日本,過程中不斷累積靈感;最早我還去很多臺灣知名的海南雞飯店家當學徒,一直到去了日本,發現自己的味道並不輸給在那裡吃到的。我們認為,日本的口味與臺灣接近,加上日本是很會吸收其他地方特色再內化的國家,當時心裡就確定,我們做出來的味道,終於是最好的版本。
從雞肉、飯到醬,每一步都曾經卡關過,這期間從臺灣到泰國,再吃到日本,過程中不斷累積靈感;最早我還去很多臺灣知名的海南雞飯店家當學徒,一直到去了日本,發現自己的味道並不輸給在那裡吃到的。我們認為,日本的口味與臺灣接近,加上日本是很會吸收其他地方特色再內化的國家,當時心裡就確定,我們做出來的味道,終於是最好的版本。
我在一個餐盒內集結七到八種新鮮配菜,搭上紅藜飯或義大利麵,用單純的烤製、舒肥或是水煮,保留食材原始風味,再結合自製醬汁,是一種融合沙拉和拌飯的新型態吃食,其中大約四成左右蔬果出自自家農地,也會向阿公的農友們直接收購蔬菜,希望在能力範圍內,減少小農被中盤剝削的問題。
當時老闆娘要我使用在地食材做出符合季節的作品。後來這也成了我最自豪的堅持,研究每個時節所盛產的蔬果,與小農配合栽種,使用自然放牧雞蛋、天然發酵奶油。前陣子在市場看見臺灣產的新鮮無花果,有著圓潤外型和鮮紅色切面,我搭配清爽的接骨木花生乳酪、醃漬果乾,上層放置無花果塊,人氣商品「蜂蜜無花果生乳酪塔」誕生, 也是目前最滿意的一道。
我對便當的興趣,源自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寄宿家庭的媽媽總會在早晨,製作一家人的便當而我真正著手做出屬於自己的便當是回到臺灣之後,變成朝九晚五上班族的我,將少時媽媽做飯的食譜與日式料理的元素結合,烹煮自己與媽媽的午餐便當,當初只想著讓午休更有趣放鬆,最後居然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便當人。
開始在野外烤肉之後,設備是逐漸添購,其實什麼狀況都有可能遇見,有時候到的地方一片荒山野嶺、水源距離很遠,更常的是苛刻的天氣條件,有遇過在山上只有兩、三度,光是生火都很難,最麻煩的當然是下大雨,有次雨大到棚頂垮下來,雨水把全身都淋溼,還是得想辦法把食物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