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蘇宗|豪放裡內斂文人詩心 以臺語詩書寫世間萬物人生百態

說到臺語詩,其實許多人對臺語文的說法與寫法各有定見和看法,但周蘇宗不拘泥於傳統,他認為語言是活的,會持續成長與變化,他受邀去演講,用臺語朗誦《小王子》與《百年孤寂》,他不斷閱讀也熱愛看電影,他讓自己保持敞開與好奇,他從這始終在改變而混亂的世界汲取靈思,創造出讓人能穩定自身安放自我的詩作。

火箭人實驗室|在這裡誰不是為了愛 愛把我們黏在恆春

當初我們都是想要扎根在這的年輕人,我們很喜歡這裡的文化所以當初想要承襲這裡的舊地名「琅嶠」,剛好跟英文「launch」諧音,然後住在這裡的人要再加上er,就誕生了「launcher」這個名字,翻成火箭人也代表著具有很大的能量,並且對社造充滿動力,象徵著我們吸取在地的養分壯大但不甘於現狀。

索艾克 × 毛奇|關於點心的真心話老實說

你心中經典的臺式點心有哪些呢?不管是哪一類點心,每個人心中似乎都有自己認定最美味的那個味道,於是本期小日子從茫茫點心海中撈出三種你一定吃過的臺式點心:蜂蜜蛋糕、克林姆麵包以及蛋捲,每一種類再精挑出六款品牌,總計 18 款點心,邀請愛吃也懂吃的索艾克以及飲食工作者毛奇,在某個晴朗的午後,來場甜滋滋的點心派對!

聶永真|回望十年 《小日子》始終是滿意之作

問起小日子中間的空格,他笑說:「今天再看這個空格突然覺得它有種神經質的怪,怎樣?我就偏偏要空一格啊,很喜歡,如果規格化的間距看起來就會偏向中規中矩的個性。」

江佩津 × 廖瞇|獻給家人的書寫 是為了繼續前行的接近與告解

寫下家人同時寫下自身,那些被仔細端詳的過往,糾結、矛盾和探問,都成為存在的證明。本期聊聊天邀請分別曾以母親、弟弟為書寫對象的作家江佩津與廖瞇,分享曾經嘗試觸碰、理解並梳開的自剖過程。

來吧!焙焙!|不論過了多久 聚在一起就是想做出更好的歌

來吧!焙焙! 2016 年底宣布休團,各自朝不同方向奔跑前進。四年後,以大港開唱為起點,他們帶回更飽滿的生命經歷與對音樂不變的想望。本期小日子邀請到鄭焙隆、鄭焙檍兄妹檔,以及吉他手曾國宏、貝斯手陳弘禮,一起來聊聊關於音樂的過去與現在,還有多年來的堅定情誼。

馬世芳 × 張惠菁|為自己守住最後底線 爭取從不是為了扳倒誰

去年末,由廣播人馬世芳在網路上發起「乙方須團結」活動,點出乙方創作者長期面臨的權利不公平對待,溫柔堅定的陳述迅速獲得各界迴響。本期聊聊天特別邀請馬世芳與作家好友張惠菁,透過乙方事件一起來聊聊對於臺灣創作場景的觀察,那些苦澀、無奈與期盼。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