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ada│從深海到高山 我們用音樂寫登山日記
我們四個人第一次一起登山是合歡北峰,前一晚罡愷因為重感冒吊了兩瓶點滴,用意志力上山;第二次是去嘉明湖,這應該是庭禎有生以來參與過最需要耐力的行程,我們離開嘉明湖後,突然下了一場大雨,體感溫度很低,她走到最後,還掉了幾滴淚。然而山就是如此變化莫測,預期的風景總跟遇上的不同,就算遇上了也常與想像的兩樣光景,全都得看山神的心情。
我們四個人第一次一起登山是合歡北峰,前一晚罡愷因為重感冒吊了兩瓶點滴,用意志力上山;第二次是去嘉明湖,這應該是庭禎有生以來參與過最需要耐力的行程,我們離開嘉明湖後,突然下了一場大雨,體感溫度很低,她走到最後,還掉了幾滴淚。然而山就是如此變化莫測,預期的風景總跟遇上的不同,就算遇上了也常與想像的兩樣光景,全都得看山神的心情。
2019臺灣文博會以「編輯地方」概念呈現臺灣四個城市。其中,臺東館以「誠實感受的生活哲學」為策展主軸,藉由採集生活元素與音樂節奏,真實傳遞臺東的生活哲學。
作為香港移居臺灣的蔬食主義者,Cathy 為小日子設計的便當融合臺港記憶,以香港常見的荸薺入菜,將鷹嘴豆取代肉末口感,鑲入臺灣當季的三色甜椒中,這道爽口宜人「煎鑲三寶配青菜荸薺五穀飯」,Cathy 建議約個想見的人,一起去野餐吧!
出門不比在家,最先要考慮的是別給自己找麻煩,鮮奶油抹面、裝飾繁複的蛋糕不考慮,我喜歡帶質樸系的常溫蛋糕出門,首選是風味濃厚的布朗尼,我是巧克力狂熱者,這份食譜是我的珍藏,巧克力風味濃郁又好操作,因為是要帶出門的甜點,選了暖紅色的厚陶皿做烤模,從烤箱出爐後拿塊乾淨的布包好,配上一壺茶就可以帶出門了。
自己準備便當最棒的地方,就是能夠盡情做自己想吃的東西,至今挑戰過義大利麵、茶泡飯、越南春捲、親子丼、海南雞飯、炒麵麵包等,只要能裝進便當容器裡,幾乎沒有任何料理限制。我尤其重視擺盤,喜歡色彩繽紛帶點華麗感的菜色,即便是簡單的料理,只要稍微在配色與擺盤上下點工夫,美味與開心程度就可以大大提升。
從雞肉、飯到醬,每一步都曾經卡關過,這期間從臺灣到泰國,再吃到日本,過程中不斷累積靈感;最早我還去很多臺灣知名的海南雞飯店家當學徒,一直到去了日本,發現自己的味道並不輸給在那裡吃到的。我們認為,日本的口味與臺灣接近,加上日本是很會吸收其他地方特色再內化的國家,當時心裡就確定,我們做出來的味道,終於是最好的版本。
我在一個餐盒內集結七到八種新鮮配菜,搭上紅藜飯或義大利麵,用單純的烤製、舒肥或是水煮,保留食材原始風味,再結合自製醬汁,是一種融合沙拉和拌飯的新型態吃食,其中大約四成左右蔬果出自自家農地,也會向阿公的農友們直接收購蔬菜,希望在能力範圍內,減少小農被中盤剝削的問題。
當時老闆娘要我使用在地食材做出符合季節的作品。後來這也成了我最自豪的堅持,研究每個時節所盛產的蔬果,與小農配合栽種,使用自然放牧雞蛋、天然發酵奶油。前陣子在市場看見臺灣產的新鮮無花果,有著圓潤外型和鮮紅色切面,我搭配清爽的接骨木花生乳酪、醃漬果乾,上層放置無花果塊,人氣商品「蜂蜜無花果生乳酪塔」誕生, 也是目前最滿意的一道。
我對便當的興趣,源自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寄宿家庭的媽媽總會在早晨,製作一家人的便當而我真正著手做出屬於自己的便當是回到臺灣之後,變成朝九晚五上班族的我,將少時媽媽做飯的食譜與日式料理的元素結合,烹煮自己與媽媽的午餐便當,當初只想著讓午休更有趣放鬆,最後居然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便當人。
開始在野外烤肉之後,設備是逐漸添購,其實什麼狀況都有可能遇見,有時候到的地方一片荒山野嶺、水源距離很遠,更常的是苛刻的天氣條件,有遇過在山上只有兩、三度,光是生火都很難,最麻煩的當然是下大雨,有次雨大到棚頂垮下來,雨水把全身都淋溼,還是得想辦法把食物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