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鎖管季|從大海到餐桌 一嚐海洋迷人又美味的生命力

「基隆鎖管季」舉辦至今,已邁入第19個年頭,今年共推出五大精彩系列活動,包含「夜訪鎖管」、「夜釣體驗」、「海釣學院」、「外木山海上王爺文化祭」及「鎖管季Chill海海主題日」。其中「海釣學院」由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協會帶領,透過「友善漁場」、「食魚文化」、「漁獲認識」、「港灣記憶」等主題課程,讓我們從實作中認識不一樣的基隆。

在臺北最洋味的宅區巷弄間 吃最常民的臺灣食物

這裡是臺北幾所外僑學校的所在地,附近擁有不少外國料理餐廳,常給人比較洋派的錯覺。天母在日治時期就建有神社和溫泉,戰後至今長年都是住宅區,附近有體育學院和文化大學,需要餵養的外食人口不少,尤其這裡的外國僑民很接地氣,喜歡吃臺灣常民食物,巷弄裡其實藏有許多小店,都是在地居民熱愛、百吃不膩的民生小吃。

李亭香|酬神喜慶的唯一選擇 臺式餅鋪承接故事繼續傳香

一直到長大成人,出社會工作多年之後,逐漸察覺,臺式糕餅在人們生活的角色逐漸式微,變成了越來越稀薄的存在,慶生、結婚甚至是拜拜,人們不再那麼倚重各式各色的鹹甜糕餅,不像過去餅店是唯一的選擇,中元普渡人們去全聯這種量販店,平常的時候也有了便利商店,到底餅家在現代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反覆思考著這個問題,決定返家接業,協助李亭香也踏上現代的路,在下個世代繼續是一種依然必要的滋味。

有時候紅豆餅|飽足豐滿的紅豆餅 陪伴每個世代成長的記憶

幾年前,我剛好陷入事業的挫折期,反覆思考著自己創業的可能性,這個為女友的童年帶來微小快樂與幸福的甜點,突然進入了我的思緒,想想拜訪每間紅豆餅攤的時刻,看到無論老少,都依然如此喜歡這項甜食,下午時分在晚餐前的空檔,追求一點甜味和一些飽足,紅豆餅與奶油餅帶來這樣雙重的滋養,那時仔細思量,發現大多數店家都以攤車或者狹小的外帶店為主,以紅豆餅為主打,開一間精緻小店的想法就此萌芽。

2022桐花祭|在桐花紛飛的時節,留下屬於青春的註記

春日時分,是四季之初,是畢業前夕,也是桐花紛飛的季節。總是被時間追趕,被數不盡的報告淹沒,被即將到來的就業壓力困擾。不如,短暫放下所有煩惱,逃離現實紛擾,前往桐花祭,走進如被白雪覆蓋的山林中,與好友來一場畢業微旅行!

微笑山線|沿著微笑山線,從煩雜的生活裡出走

總為生活四處奔波,似乎已經很久沒能好好放鬆、好好和自己對話了。想在庸碌的日常縫隙中,尋找一絲的喘息空間,或許,可以停下匆忙腳步,抬頭望向遠方山影,就會發現,我們所在的新北市,被一座座的山岳所環抱著。曾以為需要千里迢迢才得以找尋一處幽靜之地,但其實,離我們最近的那座山,便是一個隨時可以讓身心出走的地方。

沐浴一場詩的雨 用鹽抹去焦慮與過去

何景窗的房間精心陳設著筆墨紙硯,空氣中幽幽的薰衣草香;詩人鴻鴻的主題房則是播放著輕快的爵士樂,薩克斯風的悠揚面對碧綠山景令人無限舒暢。最讓我難忘的是徐珮芬房裡那些書籍、手稿和未完成的拼圖,也許是記者會當天她本人並未到場,反而使這些物件都像是她才剛離開房間留有的餘韻,桌上的徒留某段詩尾:「不需要一個個說過再見,你是你的明天。」

夢幻湖 藏在城市高山上的夢

慢慢爬,慢慢呼吸,花了差不多半小時,終於來到步道盡頭。石階化為平地,但乍一看,湖呢?待視網膜被大自然的綠色浸染,才看清了那池水,依傍著臺北盆地邊緣最高的七星山,被好好地包藏在參天的柳杉、滿岸的水毛花和同樣擁有深綠保護色的人工圍欄中。也是更實際把頭探進這圈深綠色的帷幕裡,才看見被溫柔織毯團團保護著的臺灣水韭。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