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羅亞爾河流域 森林度假小屋生火記

從未生過爐火的我第一次參與,本以為這事不難,不就放好木材,點火,等著取暖享受。結果不然,木材的布局要考量空氣如何流動,等架設妥當後,得先用易燃的報紙或火種燃火,再期盼火勢能如規畫燃燒到木料。

在旅行中複製生活 是為了平衡探索視野和安穩舒適

旅途中的生活味溫柔地平衡了我們在新鮮視野與安穩舒適間的關係。現下不能長途旅行的日子裡,我們依舊圍著家裡的大餐桌,品嘗著地利之便的義大利火腿、荷蘭的起司,複製旅途中的慢好時光。

出走的理由 是心中始終有追求

理不清自己究竟是因為離開而獨立;還是因為夠獨立而選擇離開,又或者「獨立」其實內建在身體裡,只能透過應用來強化?我只知道一次又一次的出走,是因為有所追求,追求知識,追求視野,追求新事物的灌溉和思想的碰撞,是真正的想望。

沐浴一場詩的雨 用鹽抹去焦慮與過去

何景窗的房間精心陳設著筆墨紙硯,空氣中幽幽的薰衣草香;詩人鴻鴻的主題房則是播放著輕快的爵士樂,薩克斯風的悠揚面對碧綠山景令人無限舒暢。最讓我難忘的是徐珮芬房裡那些書籍、手稿和未完成的拼圖,也許是記者會當天她本人並未到場,反而使這些物件都像是她才剛離開房間留有的餘韻,桌上的徒留某段詩尾:「不需要一個個說過再見,你是你的明天。」

想像作家冬遊記

法國香頌歌手吉爾伯特.貝考(Gilbert Bécaud)在莫斯科演出後,以愛上俄國導遊為題材創作了《Natalie》,歌詞中出現了魔幻場景:「我們去 Café Pouchkine 喝巧克力」。擁有法俄血統的傳奇大亨安德烈.戴洛斯(Andrei Dellos)眼看觀光客遍尋不著虛構的咖啡館,決心化想像為真實。我替南歐來的朋友鬆一口氣,如今他能暫躲北風。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