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3 編者言|致不滅的你們
無論人類如何頑強地抵禦時間,都沒辦法阻止祂在身上留下的傷痕、鑿印或者老去的跡象,但器物不一樣,被創造者賦予人的精神,接著再去到擁有者的家中,與人們共同生活的過程中逐漸捏塑出物的靈魂,代代活過的軌跡、時光游動的波紋,都被我們眷戀、愛惜的物件銘記,經過漫長歲月淬鍊的老物,彷彿有生命之火在內裡無聲而熱烈地燃燒著,在未曾停止的點滴暗流中,持續不滅。
無論人類如何頑強地抵禦時間,都沒辦法阻止祂在身上留下的傷痕、鑿印或者老去的跡象,但器物不一樣,被創造者賦予人的精神,接著再去到擁有者的家中,與人們共同生活的過程中逐漸捏塑出物的靈魂,代代活過的軌跡、時光游動的波紋,都被我們眷戀、愛惜的物件銘記,經過漫長歲月淬鍊的老物,彷彿有生命之火在內裡無聲而熱烈地燃燒著,在未曾停止的點滴暗流中,持續不滅。
無法重玩的遊戲,只能透過攻略本的圖文重溫,但反覆翻閱的本子已經脫線、掉頁,對自己動手、重頭學起有興趣的陳炳宏,開始看影片找教學,一步一步學著修復書籍,把自己對過往時光的眷戀補完之後,技巧越來越純熟,朋友遂也找他協助修書,以電玩攻略本為起點,掉入了書籍修繕的萬千世界。
吳盈君大學時修習美術,原本遠赴西班牙求學要鑽研藝術史,但被學長帶去指導老師的工作室時接觸到了古畫修復,看著一、二百年前的古畫就在眼前修復者還能實際觸摸,心中的嚮往被熊熊燃起,轉而申請。吳盈君笑說多數學美術的人都有渴望創作的心,然而她不認為自己是適合創造的人,古畫修復彷彿一條全新的路向她展開,她能用上過去所學,又能在復原作品的過程中,接觸到其他藝術家的人生。
我和先生一直都住在鹽埕,原先從南瓜古著開始,確定要開錶店之後,鹽埕幫了我們很多忙,早年這裡在港口邊,是很繁盛的地方,許多舊的產業在此留下痕跡,無論是珠寶、金工還是鐘錶,古董鐘錶要經過非常完整的修繕還有精密的工藝才能復原,作業很多,不是一個師傅就能一次將錶修好,要一個一個去問,可能要補琺瑯又要修皮革,需要的零件還有擅長的師傅,幾乎都能以鹽埕為中心在周邊找到。
那時候剛換了房子,一直掛念著自己想擁有水晶燈,在臺南一間老夫婦經營的店面看到了這盞煙灰色的,即使從未刻意清潔擦拭,仍呈現著晶瑩剔透的光澤,那是我對古器物產生的第一印象,被精心打造製作細膩的物件,任憑時間長河如何沖刷磨損,也不會被剝奪它的美麗,反而是增添韻味。
通常一個全新的空間都會需要時間磨合,慢慢染上生活的痕跡,但若物件一開始就是舊的,而且舊得很好看,就像是給最熟悉的理髮師剪髮,免去剪髮後的尷尬,有的是一種整理過的自然狀態,老器物之於空間就是這樣的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