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05    I Can’t Live Without Café


科學數據分析做後盾
讓阿里山咖啡更上一層樓


口述 方政倫、許定燁   Rafael Wu



┃ 鄒築園、卓武山 ┃


方政倫、許定燁  鄒築園咖啡莊園創辦人方政倫與卓武山咖啡農場許定燁,都是阿里山高山茶農二代接班者,兩人在父親的支持下,剷除了家中數十年的茶園,全身心投入咖啡種植,靠著在咖啡賽事中一舉奪冠,開啟了咖啡人生的下半場。





方政倫在業界享有「咖啡王子」美名,但從「茶葉」到「咖啡大師」,是近二十年的摸爬打滾。多年前,剛退役的他回到阿里山老家,對未來一片茫然,面對鄉里族人的閒言閒語,一度只想把自己封閉起來。種茶的父親為了鼓勵他,默默地把從親戚家取得的兩百棵咖啡樹託付給他,就此改變他的人生。

「當時種咖啡是一件可恥的事,傻瓜才會去碰。」方政倫說。在那個茶葉、蝴蝶蘭當道的年代,咖啡是「非主流」,他只能獨自慢慢摸索,用各種土法煉鋼的方式嘗試生豆處理與後製方式、自製器具;所幸在阿里山高海拔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下,方政倫竟然也摸索出自己的種植與後製技術,甚至一舉拿下 2007 年第一屆臺灣精品咖啡豆比賽的冠軍。





卓武山第二代許定燁也走過與方政倫相似的咖啡道路, 當時因為海拔較低, 許家的茶葉價格遠不如海拔三千米以上的茶園,一路上父子同心,剷掉全部的茶樹、改種咖啡,足足經歷了八年的虧損、硬著頭皮摸索咖啡的種植方法, 最後在一位教授的指導下, 摸索出自己的咖啡處理方式, 靠著賽事奪冠一舉成名, 如今咖啡收入比茶葉足足多出一倍。

然而,單純靠自我摸索的咖啡之路,畢竟也遇到了技術的瓶頸,直到 2016 年正瀚風味物質研究中心的出現,這才讓兩人的咖啡豆更上一層樓。

方政倫打趣說,剛開始以為正瀚只是「另一家來賣肥料」的公司,原本意興闌珊,沒想到正瀚研究員蒐集了田裡的土壤、水質、樹種等樣本進行科學分析,不多久就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報告,這才讓他第一次了解到,原來自己的咖啡田因為之前長年種植茶葉,導致土壤酸化,影響了咖啡漿果的產量與品質 ,也缺少了某些關鍵微量元素;過去自己只是傻傻地不斷施肥,卻沒起到作用,白白浪費了金錢與人力。





正所謂「自助、人助、天助」,方政倫與許定燁原本就勤奮研究種植與後製方式,如今又有正瀚的科學研發能量助攻,先是把土壤酸鹼值調整到最適宜咖啡漿果表現風味的水準,再加上適時適量的藥物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補足阿里山海拔較高、日照不足的缺陷,讓咖啡漿果採收次數從五、六次逐漸縮短到三、四次,大幅節省人工與肥料等成本。

回首一路走來,方政倫與許定燁起初只想憑一己之力證明自己,沒想到咖啡就如同啟動他們人生成就的鑰匙,而父親就是他們最強大的後盾。看著兒子找到心之所向,還成為臺灣精品咖啡業界的榮耀,微笑不語的父親有著說不出的驕傲。而鄒築園與卓武山咖啡農場也期許,未來在正瀚生技科學數據研究能量的輔助下,能超越世界頂級咖啡莊園,走出臺灣自己的路。●










┈┈┈┈┈┈┈┈┈┈┈┈┈┈┈┈┈┈┈┈┈┈┈

Cover story 105   I Can’t Live Without Café


Part 1 咖啡店就是 你我的性格相遇之處

好地方的熱情想藏都藏不住

在無人煙的山城小站 隨心款待到訪旅人

不把書櫃當附屬品是我心之所向

想成為一種日常與必需 讓來人靜靜與自己對話

在城市裡定個轉換情緒的開關

佇立街角的小小空間 一口暖意喚醒人們早晨

在這危險的宇宙你要有地方可以躲

把自我一點一點捏成店 讓每個細節述說生活


Part 2 咖啡不只是咖啡 有甜有鹹才完美

在苦甜交疊的滋味裡修復 為繁雜思緒按下一次暫停

想要大家來家裡吃飯 手沖從此有料理相陪


Part 3 臺灣咖啡再升級 科學分析破盲點

為愛出發的咖啡路 找到熱情的同時也重拾真我

科學數據分析做後盾 讓阿里山咖啡更上一層樓

┈┈┈┈┈┈┈┈┈┈┈┈┈┈┈┈┈┈┈┈┈┈┈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