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陽|真實的海向我展開
從此要有一段時間,我是一個沒有詩集在市面上流通的詩人了。這聽起來的意思,好像要變成一個想不起年少燦爛時光、總在小心迴避尷尬糗事的成熟大人一樣⋯⋯
從此要有一段時間,我是一個沒有詩集在市面上流通的詩人了。這聽起來的意思,好像要變成一個想不起年少燦爛時光、總在小心迴避尷尬糗事的成熟大人一樣⋯⋯
學弟打電話給我,東聊西扯,其實晚上才碰過面,但還是要講講電話才會安心,電話最後,他總是會交代:「今天不可以再吃泡麵喔!」電話再三反覆跟我確認,我一次次說好。可是掛上電話,我忍不住又從抽屜拿出一包泡麵。那陣子,我總是吃泡麵,大概是因為爸媽給的零用錢都被我拿去跟朋友吃吃喝喝花掉了,一個人時為了省錢,我就吃泡麵。
接下來的人生,泡麵作為點心出現在餐桌的機會,仍是有的。感謝你們曾經的安慰,但我只會把你們放在心中那幅「食物親疏表」的邊陲⋯⋯
初生之犢不畏虎,就連初戀也是這麼理直氣壯的,不想辜負對方、沒有別的貪圖,於是我們總是正大光明走在陽光下,讓剛剛萌芽的情愫行光合作用,順便曬一曬青春的臉龐,長出雀斑。
多年前我們戀愛時,每次約會阿早都會帶CD 來我住的地方,偶爾她也會買啤酒來,那時的音響是我二十歲時父親為我組裝的,CD 播放機、擴大機、喇叭,一整套體積龐大,多年來我不管搬到哪,一定會帶走那套音響,陪伴了我好多時光。
但願你仍對世界保持好奇。你我青春時代生死相許的一切美好物都愈來愈遙遠了,但我仍願你還有熱情跟年輕人訴說那些足以不朽的種種美好,但願你仍能讓他們雙眼發光。
書粥的顧店生活如預想般緩慢悠閒,假日比較多外地遊客,若有客人上門就隨意招呼,偶爾彼此開啟話匣子,聊聊我為什麼想來換宿、你為什麼會來長濱,但更多時候是各自埋首書堆,共享閱讀的安寧時光。當地人多選在平日串門子,這時書粥又搖身變成居民的包裹轉運站、孩童放學後的托育所、鎮上情報中心。書店藏書賣書的功能彷彿退居二線,鄰里交流才是重點。
來吧!焙焙! 2016 年底宣布休團,各自朝不同方向奔跑前進。四年後,以大港開唱為起點,他們帶回更飽滿的生命經歷與對音樂不變的想望。本期小日子邀請到鄭焙隆、鄭焙檍兄妹檔,以及吉他手曾國宏、貝斯手陳弘禮,一起來聊聊關於音樂的過去與現在,還有多年來的堅定情誼。
想辦一場短短的旅行,帶認識與不認識的讀者朋友,來看看我的家鄉。旅程裡,要有主題清朗的講座,還想規畫一條催眠一般的散步路線,順著遼闊大港,輕輕描一條優美的弧線……只是疫情突然升高。一切都結束了。
記憶中還有次停電,也是在老家,那時剛開始寫小說,正在寫人生中第一個正式的作品〈尋找天使遺失的翅膀〉,我在三樓寫作,已經寫了好幾天,越到結尾越是魔幻,天色漸暗,突然停電了,我為了抓住結尾時最後一場景,就拿著稿紙走到外面的露臺,天還沒全暗,但因為露臺有加裝鐵皮,遮住了光線,我起初在露臺擺一張椅子寫作,天色漸暗,我就循著天光,越寫越往外走,等寫完最後一句話,才發現自己已經坐在女兒牆上,幾乎要跨到圍牆以外了。